■本報記者 李美麗
保險業作為經濟的“減震器”和社會的“穩定器”,在促進經濟穩定增長、保障社會民生、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煙臺市中心支公司通過多維賦能解民憂,為社會提供可獲得、可負擔、可持續的普惠保險產品,著力構建起“既普又惠、好用不貴”的普惠保險新生態。數據顯示,2024年,該公司普惠保險業務累計提供風險保障超5479億元,服務客戶逾650萬人(戶)次,賠付支出超7490萬元。
讓小微企業更有動能
中國人壽財險煙臺市中心支公司聚焦重點領域,健全專業化服務機制,不斷提高小微企業的有效保險供給增量。
該公司持續強化“融易鏈”專業團隊建設,將主拓險種從傳統的信用保證險拓展為專利保險、高新技術類保險在內的科技保險、綠色保險,通過險種創新與精準服務,助力新興產業集群在綠色低碳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在煙臺某制造企業車間,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而3個月前這家企業曾因20天的融資周期瀕臨停產。中國人壽財險煙臺市中心支公司的“提放保”將放款周期壓縮至3天,幫助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據介紹,該產品突破傳統融資桎梏,將過橋融資周期從20天以上壓縮至3天至4天,減少了企業過橋資金利息與手續費等隱性成本。這一模式不僅消除了小微企業融資周期長、成本高的痼疾,而且通過保險機制重構銀行風控邏輯,為普惠金融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目前,這一創新產品已累計為352家小微企業促成2.9億元增信融資。
中國人壽財險煙臺市中心支公司還依托藍色保險發展中心海洋綜合服務平臺,整合衛星遙感、海洋氣象站等多源數據,形成“天—地”一體化監測網絡,實現了20項核心海洋環境要素的實時監測,構建了“災前預警—災中干預—災后賠付”三位一體服務鏈條,先后研發水溫、浪高、風力等多個海水養殖指數保險方案。目前,該公司開發的牡蠣有效波高指數、海產品風力指數險項目,承保面積已累計達2.7萬余畝,為養殖企業累計提供6840萬元風險保障。
針對零售、餐飲行業存在的經營風險,該公司開發的小微企業綜合保險產品,保障范圍覆蓋財產損失、營業中斷、公眾責任、食品安全、雇主責任等風險,目前已覆蓋867家小微企業,提供風險保障6.59億元。
讓民生服務更具煙火氣
保險服務在民生領域也承擔著重要的風險兜底作用。中國人壽財險煙臺市中心支公司十分重視農民工權益保障,創新推出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保險產品。
“我們嚴格踐行‘兩個只要’服務承諾——只要當地人社部門出具事實認定書即認可屬于保險責任,只要保險責任成立即按承諾時效完成賠付。”中國人壽財險煙臺市中心支公司總經理胡善斌介紹,2023年以來,該公司通過該模式累計為建筑企業釋放保證金1.3億元,增強了企業經營活力。
針對外賣騎手等高風險群體,該公司展開精準服務,通過開展“照亮回家路,安全伴你行”專項行動,為外賣員配備多功能閃爍肩燈,有效提升騎手在道路上的辨識度,減少車輛碰撞風險。
健康是民生之基,更是幸福之源。中國人壽財險煙臺市中心支公司深度融入地方民生保障體系,通過“政保協同”模式,織密多層次社會保障網。比如,該公司開展的民生救助責任險覆蓋1294萬人次,年保障金額4200萬元,為低收入家庭、殘障人士等提供意外傷害、疾病醫療等風險兜底服務;深度融入“煙臺市民健康保”共保體,2023年以來累計承保31.12萬人次,承擔風險保障超過1萬億元。
展望未來,胡善斌表示,該公司將切實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通過科技驅動深度賦能風險識別和保障方案創新,推進從單一風險補償向“預防—保障—服務”全鏈條轉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普惠性的保險需求。
(通訊員李雅囡、崔廣勛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屈珂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