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在8月28日中國人保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有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該公司累計受巨災損失凈額25.1億元,同比下降38.3%。其中,損失較大險種主要為:車險損失凈額6.7億元,農險損失凈額14.5億元。
今年以來,暴雨、臺風、干旱等氣象災害導致的巨災風險頻發。作為保險行業的中堅力量,人保集團如何通過風險減量服務和再保險,積極應對巨災帶來的嚴峻挑戰?
風險減量服務是保險機構通過主動識別、評估和控制風險,從源頭上降低災害發生的概率或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而不僅僅是在災后進行經濟補償。
“為了有效應對巨災風險,公司搭建了‘萬象云’風險減量服務平臺,今年進一步實現全流程數字化升級,通過與中國氣象局加強體系化合作,升級臨災快速響應機制,強化風險查勘創新服務,全力筑牢災害防控網。”中國人保黨委委員、副總裁于澤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中國人保構建行業領先的氣象監測網絡,今年新增引入1043個國家級氣象站點實況,總量達3213個,同時新增全國主要城市實況天氣、道路危險度預報等六項定制化氣象服務,顯著提升氣象災害全流程管理效能。”于澤說。
具體來講,中國人保創新氣象“四預”服務。其中,“預警”服務是基于實時數據,通過“萬象風云”工具智能關聯保單;“預報”服務是基于未來一至十五天等短期氣象信息提供灌溉、疏通排水等農事建議;“預判”咨詢服務是基于月、季、年等中長期氣候趨勢預測,指導農戶合理安排種植收割;“預防”服務,主要是加強氣象災害日常安全培訓。
此外,中國人保創新建立“政府主導、氣象組織、人保支持”的人工影響天氣風險減量服務聯動模式,與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合作,深化應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在云南(煙葉)、河北(西瓜)、新疆(果業)等地區(領域)開展防雹作業,帶來顯著成效。
與此同時,中國人保還升級了臨災災中快速響應服務。比如,在災前,發布預警信息,轉移涉災車輛,開展非車險臨災排查,搶收農險作物,部署和啟用水浸物聯設備,儲備各類大災物資等。在災中,安排人員值守高危風險點,勸返風險路段車輛,使用無人機、衛星遙感等專業設備加快救援查勘等。今年上半年,中國人保相關風險減量服務舉措累計降低社會面損失約1.62億元。
于澤介紹,在強化風勘創新服務方面,中國人保拓展風勘服務范圍,在企財險大范圍實施風勘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責任險、工程險客戶風勘服務;強化風勘服務質效,扎實推進風險工程師專業隊伍建設;積極開展行業風險研究,目前公司正在以風勘數據為路徑,選取重點行業領域深入開展風險研究,促進行業整體風險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于澤談到,除了做好風險減量服務外,在應對巨災風險再保政策方面,中國人保始終按照穩中求進的總體策略,不斷優化公司再保安排。一是應對極端氣候風險,夯實“比例+超賠”巨災風險保障機制,提高巨災相關合約分保比例,在風險可控的同時,提升對政府巨災項目發展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務國家巨災保險發展。二是向國際再保市場加強宣傳,提升國際再保市場對中國人保和中國保險業的信心,控制再保價格,降低再保成本對公司承保盈利水平的影響。三是發揮公司在風險定價、風險管理方面的優勢,協調直保公司,通過建立共保體等方式,加大國內直保公司整體巨災承保能力供給,減少對國際再保市場的過度依賴,并降低公司再保成本。
(編輯 汪世軍 才山丹)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