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电影,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999色成人,日韩精品资源

農村金融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農金頻道觀點

柯炳生通過多種創新形式實現農民增收

03-14  來源:農村金融時報 

“農民增收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從長遠看一定是靠生產效率的提高來實現的。而生產效率的提高,則要通過多種創新形式主要是需要科技的創新和組織形式的創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科技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長遠動力,沒有科技創新,現代農業就無從談起。”柯炳生說,低成本快速檢測技術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物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使農作物品種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科技創新一直在推動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同時,千家萬戶的小農戶、小生產已不能滿足大市場的需求了,所以就需要組織形式創新。我們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把農民組織起來,通過更好的方式把金融、勞動力、自然資源組織起來。”柯炳生說,當下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讓農民的土地連成片,讓大型農機具馳騁沃野。

那么金融機構可以為以上創新做出什么貢獻呢?

在柯炳生看來,金融機構最重要的是要能滿足農民對資金的需求。“這就要求金融機構需要用創新的思路,讓農民更好地、更便捷地、更容易地獲得更多金融服務。”

柯炳生說,金融問題羈絆著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它。他指出,貴州六盤水有一個很好的經驗值得借鑒,就是要把“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實際上就是更好地把農村的資源和金融結合起來。

另外,在科技創新的支持下,農民種植要實現機械化、現代化還需要進行土地歸編。“在湖北,一戶農民有十幾塊地,但分布在十幾個不同的地方,這就沒法進行機械化種植。當地政府就制定政策,讓農戶相互置換土地,最后達到連片種植的目的,種植器械化得以實現。再比如,有的地方的大米加工企業,通過資金的介入,將農民的土地流轉后再雇農民進行統一種植,收獲統一質量和品種的水稻,企業再從農民手中回收。種植期間,企業為農民提供基礎設施改造、灌溉等服務和技術。整個環節不僅能保證農產品增值,還能帶動農民增收。”柯炳生表示,有很多例子都是通過創新手段和金融資源的介入使得生產效率得以提高,實現農民、企業、金融機構多方共贏的局面。

農金頻道側欄-證券日報網
  • 《農村金融時報》電子報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买车| 密云县| 乐东| 万州区| 栖霞市| 景洪市| 鄂州市| 泰宁县| 梧州市| 礼泉县| 沾化县| 湟中县| 冀州市| 南部县| 湖北省| 龙海市| 海淀区| 南郑县| 若尔盖县| 岑巩县| 长寿区| 沙湾县| 七台河市| 花莲县| 扬中市| 平昌县| 安远县| 运城市| 罗江县| 沙坪坝区| 临朐县| 崇左市| 蓬安县| 武定县| 双鸭山市| 宝应县| 枝江市| 江西省| 兴业县|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