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近日,記者走進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麻沙鎮竹洲村,空氣中彌漫著楊梅特有的清甜氣息。對楊梅家庭農場負責人施民生來說,這本該是滿懷喜悅、期待豐收的季節。然而,望著滿園掛滿枝頭、日漸紅潤的楊梅,施民生的心中卻充滿焦慮。
“今年的楊梅長勢好,果子又大又甜。可這60畝楊梅林,規模翻了一倍,壓力也翻了倍。”他站在郁郁蔥蔥的楊梅林中眉頭微蹙。
這份壓力源自豐收背后的巨大投入。施民生的楊梅家庭農場剛剛從30畝擴大到60畝,正是需要資金的關鍵時期,楊梅熟得快,采摘期就十來天,必須爭分奪秒。雇工費、包裝材料費等都離不開錢。果子掛在樹上,是沉甸甸的希望,也是沉甸甸的負擔,收晚了、運慢了,一年的辛苦將大打折扣,因此,采收季的資金缺口成為施民生的最大難題。
農行南平分行客戶經理走訪楊梅種植戶了解其資金需求 黃煒航/攝
幸好在不久前,因為一次采購,施民生與農行結緣。在農行南平麻沙支行,他第一次在農行辦理公戶開戶相關業務時,經辦客戶經理小游了解到他的農場經營情況、擴張歷程及當前資金需求后,向他推薦了特色農戶貸款。
施民生并不了解貸款辦理事宜,覺得辦貸款需要的材料很多、很繁瑣,怕錯過采摘期,對是否辦理貸款很猶豫。深知“農時不等人”、楊梅采收更是“等米下鍋”的小游表示,可直接將“辦公室”搬到果園去,公戶開戶核實與貸款受理發放可一次搞定。
“真沒想到這么快。”作為首次嘗試農行“惠農e貸”的施民生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感慨道,僅用一天時間,該筆貸款申請就已進入審批流程。針對楊梅農場規模擴大后采收季資金周轉之急,“惠農e貸”憑借“一次授信、循環使用、隨借隨還、利率優惠”的靈活特性,讓金融活水精準灌溉到楊梅農場。
“以前很多人總覺得貸款是件麻煩事,要跑好幾趟,需要材料一大堆,如今我們通過科技賦能,讓數據多跑路、農戶少跑腿,真正將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農行南平分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惠農e貸”依托農行強大的科技平臺,用平板電腦、手機就能操作,整合數據、簡化流程,快速便捷地將貸款送到千家萬戶。
隨著15萬元貸款審批順利完成,施民生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望著即將迎來盛果期的楊梅樹,眼中充滿了對豐收的篤定。
支持楊梅、葡萄等南平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保障農戶在關鍵農時節點的資金需求,是農行南平分行服務鄉村振興的縮影。截至今年5月末,農行南平分行農戶貸款余額61.32億元,比年初增加5.8億元,服務農戶4.86萬戶。
未來,農行南平分行將持續關注當地特色產業全產業鏈金融需求,從種植、采收、加工到銷售,提供更全面的綜合金融服務,為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貢獻農行力量。
(通訊員黃煒航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