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沒想到現在繳社保、領補貼這么方便,在家動動手指就搞定了。”在廣西欽州市靈山縣舊州鎮橫塘村委,剛通過手機銀行查詢到惠民補貼到賬信息的張先生,向村民們分享自己的喜悅。
這樣的便利場景,只是廣西靈山農信社深耕國庫服務,助力民生發展的生動案例之一。
靈山農信社作為地方金融主力軍,在中國人民銀行欽州市分行指導下,深度參與國庫業務體系建設,為地方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扎根基層
做財政資金“守護者”
靈山農信社依托遍布全縣鄉鎮、街道的34個營業網點和扎根基層的服務優勢,承接縣域非稅收入收繳、財政惠民補貼資金代發等核心業務,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體制在縣域延伸的重要支點。
在非稅收入收繳上,靈山農信社優化系統、簡化流程,實現教育、醫療、社保等非稅收入“線上+線下”全渠道收繳。今年上半年,該社線上線下累計為11.25萬自然人繳納社保0.65億元,辦理“一站式”非稅業務超8000筆,群眾辦事時間縮短70%,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預算賬戶管理方面,靈山農信社嚴格落實央行要求,為行政部門提供安全高效的結算服務,為全縣19個鄉鎮(街道辦)行政單位開立基本存款結算賬號,通過“日核對、月對賬、年審計”機制及專人跟進,保障財政資金規范流轉、透明使用。
深耕惠民
做民生福祉“傳遞者”
作為財政惠民補貼資金代發主力軍,靈山農信社將國庫服務與民生深度融合,以“精準、快速、溫暖”的服務打通財政補貼“最后一公里”。
靈山農信社實現補貼發放“全覆蓋”,承接110余項惠民補貼代發業務,今年上半年,累計代發超200萬筆,金額突破7.10億元,惠及超46萬群眾,發放準確率與及時率均達100%,用“金融溫度”托起百姓幸福。
服務模式更“便捷化”,靈山農信社依托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線上渠道,實現補貼到賬實時提醒、明細一鍵查詢。針對農村老年人出行不便,該社推出“e挎包+流動服務車+金融專員”上門服務模式,在全縣411個行政村(社區)設立341個金融便民服務點,實現“縣—鎮—鄉”三級全覆蓋,今年上半年,便民服務點累計交易28.33萬筆,讓群眾“家門口”領補貼,金額約2億元。
助力鄉村
做鄉村振興“助推者”
靈山農信社秉持服務“三農”使命,將國庫服務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撬動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
“我們圍繞央行政策,推介‘財政貼息+農信速貸’產品,落實‘桂惠貸’貼息政策,開辦國家創業擔保貸款,2024年以來,累計投放‘桂惠貸’18.21億元,貼息4352筆,降低融資成本2460萬元。”靈山農信社相關負責人介紹。
靈山農信社優化升級賬戶服務,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開立結算賬戶,2024年以來,為全縣333家村集體經濟組織開立基本賬戶,提供規范化電子支付平臺,資金管理實現全流程線上化、無紙化,助力農村集體經濟規范化管理。
創新宣傳
做國庫文化“傳播者”
為慶祝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四十周年,靈山農信社以“國庫為民四十載農信服務潤城鄉”為主題開展宣傳活動。該社通過營業網點廳堂宣傳、LED屏、電視機、公眾號等介紹國庫知識,還在“荔枝節”直播間嵌入宣傳環節,設置互動問答,吸引超4萬人次觀看。
同時,靈山農信社組建21支“國庫知識基層宣講小分隊”,深入鄉鎮、村屯宣講28場。在平陸運河沿線地區設置“國庫知識有獎問答”,該社用方言講解國庫與民生聯系,通過生動案例讓群眾理解國庫作用,感受“國庫就在身邊”。
站在新起點,靈山農信社將在人民銀行欽州市分行指導下,持續深化國庫服務創新,打造“便民、高效、安全”的服務標桿,為地方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通訊員鄧海仙、余文華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