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長靈 通訊員 郭守榮
近年來,江西贛縣農商銀行立足客家生態沃土,將綠色金融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以創新舉措激活生態價值,為區域綠色發展注入持續金融動能,描繪出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的和諧畫卷。
戰略領航,鋪就綠色發展路徑。贛縣農商銀行將綠色金融納入發展全局,制定專項規劃方案,明確綠色信貸的方向與路徑。該行成立“綠色金融工作專班”,聯動各業務部門形成合力,從頂層設計上保障綠色金融戰略落地;結合贛縣生態資源稟賦,聚焦生態農業、清潔能源、文旅融合等領域,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信貸投放全流程,讓每一筆資金都流向守護綠水青山的關鍵處。
精準施策,澆灌綠色產業之花。依托當地“山水林田湖”生態優勢,贛縣農商銀行將信貸活水精準注入綠色產業。該行支持污水處理、垃圾分類處理等生態項目,助力改善人居環境;對接太陽能光伏、小型水電等清潔能源項目,為低碳發展添磚加瓦;深耕特色生態農業,圍繞臍橙、油茶、客家米酒等綠色產品,從種植、加工到銷售全鏈條提供信貸支持,讓生態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場。此外,該行還為“生態農莊”等項目定制金融服務,推動生態資源轉化為旅游經濟優勢,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價值”。
產品創新,激活綠色普惠動能。融合客家文化與綠色發展理念,贛縣農商銀行推出系列特色綠色信貸產品。其中,針對林下經濟、生態養殖推出的“小額農貸”,針對有機種植推出的“百福臍橙貸”,精準匹配不同產業資金需求;“農保貸”等新型產品,將山林、濕地的生態價值納入授信評估,拓寬綠色融資渠道。該行還推動綠色金融下沉到村,通過“整村授信”為農戶發展綠色產業提供信用支持,讓普惠金融帶著“綠色溫度”走進田間地頭。
服務升級,筑牢綠色發展基石。該行打造專業綠色金融團隊,通過內部培訓、外部交流,提升員工對生態項目的評估能力與服務水平。該行優化綠色信貸審批流程,開設“綠色通道”,對生態友好型項目簡化手續、提高審批效率;在信貸系統中增設“綠色標識”,實現從貸前調查到貸后管理的全流程跟蹤,確保資金真正用于綠色發展。該行借助數字化工具,建立綠色產業數據庫,為精準服務提供數據支撐,讓綠色金融服務更高效、更精準。
協同共進,構建綠色生態聯盟。該行主動對接地方政府環保、農業等部門,共享生態項目信息,協同推進綠色產業規劃落地;與林業、農業科研機構合作,為農戶提供綠色種植、生態養護方面的技術指導,讓金融服務與技術支持“雙輪驅動”。該行還助力區域文旅發展,聚焦櫻花節、儲潭曉鏡文化旅游系列活動,以桃花島、蜜月島等特色場景,積極探索“智慧旅游”模式。該行為轄區餐飲、商超、民宿等商戶開通聚合支付業務,配備收款云音響,實現線上經營結算、賬務管理一體化。此外,該行還推出各類優惠權益活動,截至目前,已有約6萬人領取該行“微信立減金”并進行消費。
接下來,贛縣農商銀行將持續以綠色金融為紐帶,串聯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讓客家大地的“綠水青山”在金融活水的滋養下,持續轉化為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