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夏日的云南麒麟水鄉,千畝荷塘里,飽滿的蓮蓬垂在荷葉間,藕農們踩著水洼采收新藕;岸邊民宿炊煙裊裊,游客正對著木窗上的荷花剪紙拍照……這幅美麗的鄉村圖景中,處處可見云南曲靖市麒麟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麒麟區聯社”)的金融服務印記。
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走進麒麟水鄉,探訪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鮮活實踐。
扎根“三農”
“你看,這新引進的‘鄂蓮九號’,藕身粗、淀粉含量高,畝產比老品種多收500斤!”在麒麟區沿江街道的蓮藕種植基地,種植戶劉師傅抹了把臉上的汗,舉起剛從泥里拔出的蓮藕,笑著對記者說。
曾經,當地蓮藕種植戶們雖有著擴大規模、改良品種的強烈愿望,卻因資金匱乏而舉步維艱。作為扎根“三農”的金融機構,麒麟區聯社深知,這些蓮藕不僅是農作物,更是農戶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該聯社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與種植戶促膝長談,了解他們的困境與需求,推出專項信貸產品,并簡化審批流程,快速提供資金支持。
“我以前種了100畝老品種,想改種高產藕,可買種苗、修灌溉渠都要錢,手里的錢周轉不開。”劉師傅向記者回憶,就在他一籌莫展時,麒麟區聯社的客戶經理主動找上門來,問清他的計劃,說能辦小額信用貸款,不用抵押,手續簡單。一周后,20萬元貸款到賬,劉師傅當即流轉了100畝地,引進新品種,還修建了節水灌溉系統。
“現在200畝藕田,光賣鮮藕一年能多賺15萬元,夏天荷花還能吸引游客,賣些蓮蓬、荷葉茶,又是一筆收入。”劉師傅高興地說。
在麒麟水鄉,像劉師傅這樣的受益者還有不少。截至6月末,麒麟區聯社已累計投放200萬元貸款,支持12戶農戶擴大種植規模、改良品種。
量身定制貸款方案
鄉村旅游的熱潮,讓“麒麟水鄉”的民宿如雨后春筍般興起。麒麟區聯社深知,一間間溫馨的民宿,不僅是游客旅途中的休憩之所,更是傳遞鄉土溫情的窗口。于是,該聯社積極行動,為有意愿開設民宿的農戶提供信貸支持。
“一直渴望將自家閑置的老屋改造成特色民宿,讓遠道而來的游客感受水鄉的獨特魅力。但由于資金短缺,這個美好的愿望一度被擱置。”家住沿江街道大龍社區一組的李女士告訴記者。
麒麟區聯社得知李女士的情況后,主動上門服務,為她量身定制貸款方案,很快就將18萬元貸款送到了她手中。
在該聯社的資金支持下,李女士原本老舊的房屋煥然一新,古樸的木質家具、溫馨的裝飾布置,處處散發著家的氣息。
截至6月末,麒麟區聯社共計提供500萬元信貸資金用于支持沿江街道特色民宿建設,用金融的力量,點亮了民宿的燈火。
要“輸血”更要“造血”
“來嘗嘗剛出鍋的藕夾!”花間堂農莊負責人周先生端著一盤菜從廚房出來,向大家介紹,“要不是信用社那筆錢,農莊不會有現在的規模。”
去年,周先生想擴建農莊,增加親子廚房、垂釣區,可買設備、裝修場地的資金缺口不小。“正在著急時,麒麟區聯社的客戶經理來了,看了我的規劃,說可以辦‘農莊經營貸’。”周先生對記者說,50萬元貸款到賬后,農莊順利擴建,新增的農家菜、農事體驗項目成了“爆款”。
如今,花間堂農莊已成為沿江水鄉的熱門“打卡地”,每逢節假日,游客們紛至沓來,在這里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截至6月末,麒麟區聯社共計提供600萬元信貸資金用于支持沿江農莊建設,帶動形成“種植+體驗+餐飲”的業態集群,今年上半年沿江水鄉旅游收入同比增長40%。
“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既要‘輸血’,更要‘造血’。”麒麟區聯社黨委委員、副主任牛俊向記者表示,“我們始終堅守服務‘三農’初心,組建‘田間金融服務隊’,通過走訪調研、產品創新、優化服務,支持培育更多特色產業,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鄉村。”
如今的麒麟水鄉,藕田連成片,民宿串成線,農莊聚成圈。從昔日的“種糧田”到如今的“旅游帶”,金融力量促使這片土地煥發了新的生機。
(通訊員鄧琳麗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