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網-廣西訊(記者 田耿文 通訊員 陳芳燕 李炎平)“還有要加購的嗎?倉庫最后兩箱了!”廣西馬山農商銀行的助農銷售群里,員工們忙著幫親友搶單,鷹嘴桃“一箱難求”。這熱鬧背后,藏著一段從“枝頭愁”到“不夠賣”的金融助農佳話。
盛夏時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古寨瑤族鄉加善村藍先生的桃園里果香漫溢。這些飽滿的鷹嘴桃,曾是藍先生心頭的“千斤擔”。得益于馬山農商銀行10萬元小額信用貸款,他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坡開辟了果園。春防病蟲害時蹲在地里噴藥,夏遇暴雨時披著雨衣加固棚架,藍先生好不容易盼到果子掛滿枝頭,然而,深山阻隔了銷路,小販壓價收購。藍先生想做電商,卻又束手無策。眼看數千斤鮮桃即將過熟爛在地里,藍先生夜里蹲在果園邊,望著滿樹果子直嘆氣。
“不能讓果農的汗水白流!”馬山農商銀行金融專員下鄉發現鷹嘴桃滯銷,當天火速回行研討,連夜起草助農倡議。這份飽含關切的倡議,在員工群中激起強烈回響。大家或自購,或代親友鄰居下單,或主動宣傳推廣。借著馬山農商銀行員工的團購熱潮和自發宣傳,果子的清甜順著訂單飛出了大山。
藍先生記得清清楚楚:短短一日,訂單紛至沓來,幾千斤鷹嘴桃被一掃而空,后續追加需求仍源源不斷,不僅避免了損失,收入反比往年小販收購高出三成。
藍先生笑著盤算著,明年要再擴種兩畝:“有馬山農商銀行幫我們搭好橋,咱種的果子再也不愁賣,往后的日子就像這桃子一樣,甜到心里。”
一顆桃子的熱銷,是鄉村振興的縮影。馬山農商銀行堅守支農支小定位,深耕“三農”領域,從為種植戶量身定制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解決啟動資金難題;到安排金融專員駐村服務,隨時跟進產業發展需求;從化身“助農搬運工”幫著分揀裝箱,到搭建內部認購與外部推薦結合的銷售網絡,金融“活水”始終精準滴灌在鷹嘴桃產業的關鍵處。
未來,馬山農商銀行將把金融服務嵌進育種、種植、倉儲、銷售的每一個環節,讓“愁銷路”變成“有奔頭”,讓每片果園都結出幸福的果實。
(編輯 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