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當下正是黃蜀葵的豐收季。走進位于安徽省利辛縣胡集鎮張橋村的黃蜀葵種植基地里,金燦燦的葵花盛開,基地雇傭的二十余名白發老人在地里穿梭,將一朵朵成熟的黃蜀葵摘下。在朝陽映襯下,金色的花朵與銀色的發色交相輝映,豐收的畫面特別美。
“我們這個基地屬于利辛縣郭強專業合作社,目前流轉了400余畝土地,全部種上了中藥材黃蜀葵。”利辛縣郭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強介紹說,“眼下正是采摘季,我們雇傭老人采摘,每天工作3個小時,人均工資近百元。”
說起合作社的發展,郭強的語氣里滿是對利辛農商銀行的感激之情。“利辛農商銀行的支持非常給力!我是村里第一個搞黃蜀葵種植的,最初沒人看好,尤其缺資金。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給利辛農商銀行胡集支行打了個電話。沒想到,當天銀行工作人員就上門了。”
郭強介紹說:“從調查到貸款發放,也就一天,效率很高。有了這30萬元貸款,我順利流轉了10畝土地,做足了準備,當年就有了收獲,扣除成本后,賺了3萬余元。第二年,我擴大了種植規模,流轉了100畝土地,年利潤達到25萬元。”
此后,郭強聯合周邊8戶村民成立了合作社,規模越來越大,效益也水漲船高。尤其是今年,合作社和中藥材公司簽訂了供貨協議,在收獲季節,中藥材公司每10天來合作社收一次貨,現款現結。
“我們雇傭年紀大的村民,到合作社從事采摘工作,每個人每個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郭強說。
據了解,利辛縣郭強專業合作社種植的黃蜀葵又名秋葵、棉花葵,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長、產量高,其根、葉、花和種子均能入藥,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功效,市場前景廣闊。
“黃蜀葵整個生產周期比較短,利辛縣的黃蜀葵采花期一般從7月下旬至9月底,期間不打農藥,種植簡單、可多次采摘,花朵輕、采摘不費體力,預計每畝純利潤可達3000元。伴隨黃蜀葵產業持續發展,利潤也進一步提升,我們對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很有信心。”郭強表示,下一步,他將帶動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利辛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該行圍繞縣委縣政府戰略部署,全力支持鄉鎮特色產業發展,尤其是加大對中藥材、特色農作物種植領域的扶持力度,在全縣范圍內走訪摸排種植養殖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金融需求,制定需求清單,有針對性地發放“金農農e貸”“金農快易貸”“金農信用貸”等貸款產品,全力支持全縣特色種植養殖業做大做強。
下一步,該行將持續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舉措,提升服務質量、創新信貸產品,推動“三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的金融動能。
(通訊員李曉剛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才山丹)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