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通訊員 張舒騰
近年來,福建南安農商銀行始終秉持“厝邊銀行”的溫度與情懷,深入挖掘南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自然景觀等本土資源,著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文旅服務體系,以金融初心守護文化根脈,以創新實踐擘畫文旅新圖。
打造“金融+文旅”模式
促進產業融合新發展
金融是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力源泉,南安農商銀行立足地方發展實際,通過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機制,打造“金融+文旅”融合發展模式,為南安文旅產業提質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該行以產品創新添活力,聚焦文旅企業融資“難、慢、貴”難題,創新推出綠色信貸“服務包”,在助推南安文旅發展和擴容上開展了一系列實踐。例如,針對燎原村裸房改造、民宿建設等實際需求,推出“裸房貸”“安居貸”“民宿貸”等特色產品,精準滿足該村“點線面”人居環境整治和文旅發展資金所需,助力該村走出一條以民宿撬動鄉村振興發展之路。截至6月末,該行已累計投放文旅產業貸款近1700戶,貸款余額達7.86億元。
南安農商銀行還聯合南安政府部門發行“南安成功系列一卡通”,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惠民文旅消費卡,通過配套“八大專屬權益”“四大優先服務”和各項優惠活動,推進一卡通在消費購物、旅游觀光、文化體驗、智慧城市、金融服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實現全領域“多卡融合、一卡通用”,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文旅消費體驗。自發行以來,截至6月底,成功系列一卡通已累計發行1.45萬張。
南安農商銀行在街道社區宣傳成功系列一卡通 南安農商銀行供圖
深化“數字+場景”建設
打造文旅生態新愿景
南安農商銀行緊跟數字經濟發展浪潮,創新開發適應文旅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金融服務,協同推進數字文旅項目建設,打造鄉村文旅智慧金融生態。
該行主動對接轄內大盈溪、天心洞等景區,搭建智慧金融場景,集合財務管理、智慧停車服務等功能,推動景區文旅數字化轉型。同時,該行為周邊餐飲、住宿等商戶提供“一籃子”金融服務,以實際行動支持景區周邊文旅經濟發展。
此外,該行為“成功夜市”商圈提供全方位配套金融服務,統一為夜市商戶辦理“福農e付”收款碼,實現一碼多用、隨手查賬;開展夜市專場促消費活動,推行收單免手續費額度讓利商戶,并為周邊商家提供統一授信服務,緩解商戶經營資金壓力,助力地攤文旅經濟蓬勃發展。
釋放“文化+消費”潛能
開辟特色發展新賽道
南安農商銀行結合南安特色文旅,緊扣“成功”文化主題,以“成功船說”“成功夜市”等為觸點,深度融入地方文旅發展大局,以系列“金融+文旅”活動開辟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旅發展新賽道。
該行以益農福農惠農聯合運營中心為傳播媒介,通過布設福建省鄉村好貨地圖,網羅福建省各地區特產好貨。該行依托“福農e購”電商平臺,開展助農直播,通過“商戶讓利+金融補貼”讓更多優質農特產品搭上“流量快車”,實現消費者購好貨、商家好銷貨的“零距離”聯動。
南安農商銀行開展助農直播現場 南安農商銀行供圖
此外,該行還結合南安地區特色,在蓬華支行、英都支行分別設置橙文化和民俗主題銀行。蓬華支行積極打造銀“橙”合作樣板,投身蓬華臍橙文化建設,以“1+休閑旅游”“1+低空經濟”等“1+X”模式助力橙產業實現綠色可循環發展。英都支行主動派出金融服務小隊,參與當地“拔拔燈”等特色文旅活動,將英都麻糍等特產引入“福農e購”平臺,實現與地方文旅深度融合。
下一步,南安農商銀行將持續引金融活水注入廣袤武榮大地,全力構建“金融+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助推鄉村富民產業蝶變升級。
(編輯 汪世軍)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