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沾益的滇黃精、會澤的當歸、師宗的重樓……云南曲靖市作為全國重要的道地藥材產區之一,擁有全國最大的萬壽菊加工基地、一年生當歸種植基地和銀杏連片種植基地。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中藥材資源,近年來曲靖在全國市場中嶄露頭角,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這些特色中藥材不僅成為當地的“致富密碼”,更在曲靖農信的金融支持下,煥發出新的活力。
解開藥材產業致富密碼
夏日的曲靖市沾益區,4萬畝銀杏標準化種植基地如綠色海洋鋪展山間。這是云南希美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曲靖農信金融支持下打造的全國最大銀杏基地。
云南希美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銀杏標準化種植基地 曲靖農信供圖
據介紹,該公司從2010年12月成立至今,在曲靖沾益區炎方鄉流轉土地2.1萬多畝,每年產值達2000萬元至3000萬元。公司還帶動炎方鄉來遠村、劉麥地村、青山村以及附近周邊的老百姓近800多戶2400多人就業,通過在基地務工和地租收入來增加其家庭收入。
曲靖農信轄內的沾益區聯社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精準服務,了解種植戶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及時提供資金支持,為藥材種植“培土施肥”。通過林下經濟作物貸款產品,為種植戶和企業提供貸款支持,有效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為中藥材種植規模化發展提供堅實的金融保障。
“在資金貸款和金融服務方面,曲靖沾益區聯社對該公司給予了大力支持,讓公司發展越來越好。”云南希美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督察部副總監胡友飛對記者表示。
從連片種植到建成3條國際領先的植物提取生產線,從林下套種當歸、桔梗到發展生態文化產業園,金融支持讓銀杏產業鏈實現“從葉子到藥品”的價值躍升,推動銀杏產業年產值達5.66億元。
讓金融活水速達田間
近年來,曲靖市在推動道地藥材產業發展過程中,積極培育“一村一品”專業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群。例如,以銀杏、白芨為主的沾益、宣威特色原料藥產業帶,以小黃姜、薏仁為主的羅平、師宗、富源藥食同源產業帶;此外,還打造了羅平小黃姜、沾益滇黃精南北核心區。麒麟、沾益、羅平、師宗、宣威、馬龍等六地獲評云南省“云藥之鄉”。
“往年這時候最愁錢,買肥料、請人工都得墊資。如今有了農信社的‘好藥貸’,資金3天就到賬,利率還實惠,我這30畝重樓才算‘活’過來了。”在師宗縣大同街道的重樓種植基地,種植戶老李笑著對記者說。
據記者了解,曲靖農信轄內的師宗縣聯社構建“專班統籌+網格服務+產品定制”三維支持體系,針對性地推出特色信貸產品“好藥貸”,匹配中藥材生產周期,資金可使用靈活,擔保方式多元化,并嚴格執行貸款受理至資金到賬“3日內限時辦結”的承諾,讓金融活水速達田間。
為了推動藥農增收致富,曲靖農信轄內的會澤農商銀行開辟新種植戶貸款“綠色通道”,對種植戶實行“優先調查、優先審批、優先放款”,通過“無還本續貸”解決農戶后顧之憂,免除農戶“過橋”壓力;通過整村授信提升授信額度,降低融資門檻與成本,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在曲靖市推動道地藥材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們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為中藥材產業集群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曲靖農信相關負責人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截至今年7月末,曲靖農信支持藥材產業的貸款余額達2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
如今,道地藥材已不僅是土地上的作物,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在曲靖農信金融賦能下,一幅“藥材興、農民富、鄉村美”的振興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通訊員郭藝斐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賀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