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云南會澤縣,初秋的田間地頭盡是豐收的序曲——娜姑鎮的軟籽石榴壓彎枝頭,待補鎮的草莓大棚里綠意盎然,大橋鄉的中草藥田隨風起伏,駕車鄉的馬鈴薯田塊規整如毯……云南會澤農商銀行的金融活水,潤澤出這一幅幅產業興旺的圖景。
作為地方金融主力軍,該行緊扣會澤縣委、縣政府產業發展新思路,聚焦地方特色產業精準施策,以信貸支持為紐帶,為鄉村振興譜寫出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果香滿枝
活水澆出“致富果”
《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走進娜姑鎮鹽水村,只見成片的石榴園里,飽滿的軟籽石榴掛滿枝頭。
“要是沒有農商銀行的貸款支持,我這450余畝石榴園根本無法建立。”鹽水村軟籽石榴種植戶李榮江指著身后的果園告訴記者,以前他的種植面積不足20畝,產量低、收益薄,是會澤農商銀行155萬元的貸款,讓他能引進新品種、購置先進灌溉設備,規模一舉擴大20多倍。
娜姑軟籽石榴以飽滿多汁、清甜爽口聞名遐邇,成為當地特色產業的一張名片。近年來,會澤農商銀行深入調研娜姑鎮軟籽石榴產業發展需求,積極為種植戶提供信貸支持。截至今年7月末,該行已累計發放石榴貸款760筆、金額超1億元。在信貸活水“澆灌”下,娜姑鎮培育出100畝至500畝石榴種植戶67戶,500畝至1000畝石榴種植戶9戶、1000畝以上石榴種植戶4戶,100畝以下的零散種植戶不計其數。石榴產量也逐年攀升,品質大幅提升,銷往全國各地,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果”。
從石榴園轉戰待補鎮的草莓大棚,另一番忙碌景象映入記者眼簾——農戶們正在采摘新鮮草莓,準備通過冷鏈發往全國。
“待補鎮是全國最大的夏季草莓生產基地,市場份額占全國80%,這‘甜蜜事業’離不開金融支持。”待補鎮草莓種植大戶吳自平向記者道出了心聲。今年,為擴大種植規模、建設冷庫,他向會澤農商銀行待補支行申請的180萬元小微企業貸款獲批。
“過去的村民大部分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這幾年開始種植草莓后,大家都在家門口掙錢。”吳自平坦言,沒有資金支持,就沒有待補草莓產業的今天。
會澤農商銀行聚焦草莓產業發展,緊盯農戶需求,優化金融服務,助力合作社、農戶、冷鏈、物流等草莓產業鏈各環節發展。截至7月末,該行已累計支持草莓種植戶1926戶,發放貸款2112筆、金額3.57億元,還支持14戶小微企業獲貸1760萬元,讓“小草莓”撐起了“大產業”。
藥香蔬綠
金融激活“生態寶”
沿著山路走進大橋鄉,中草藥田鑲嵌在高原山地間,當歸、黨參的清香撲面而來。
“農商銀行的貸款讓我們有了底氣,現在中草藥不愁銷路、利潤可觀。”當地中草藥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依托曲靖市“三區四業九帶”農業規劃和會澤高原氣候優勢,大橋、大海等鄉鎮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會澤農商銀行主動對接種植戶、合作社與藥企,截至7月末已累計發放中草藥貸款638筆、金額8708.1萬元。
信貸支持不僅讓“本草”飄香,更讓“辣椒紅”點亮了樂業鎮的產業版圖。在樂業鎮一家辣椒加工廠內,嶄新的生產線正全速運轉,加工廠負責人感慨道:“以前資金緊張、設備老舊,生產規模受限。會澤農商銀行提供貸款支持,讓我們更新了設備、擴大了生產線,現在產品銷路越來越好。”
為推動樂業鎮辣椒產業發展,會澤農商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發放辣椒種植、收購、加工等環節貸款344筆、金額4737萬元。
現如今,樂業辣椒產業已形成了種植、收購、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條,帶動了大量農民就業增收,辣椒產業成為了當地農民的“致富寶”。
同樣受益的還有大井鎮的蔬菜產業。在大井鎮蔬菜種植基地,新鮮的瓜果蔬菜正被裝車發往外地。截至7月末,會澤農商銀行已發放蔬菜種植貸款3521筆、金額6.45億元,讓大井蔬菜憑借“新鮮、綠色”優勢暢銷市場,成為農民的“生態增收寶”。
薯豐糧穩
信貸托起“豐收夢”
“今年馬鈴薯長勢特別好,再過段時間就能豐收了。”在駕車鄉馬鈴薯種植基地,種植戶王大哥指著連片的薯田滿臉喜悅。
記者了解到,駕車、火紅等鄉鎮是會澤馬鈴薯主產區,此前因資金不足,種植規模小、效率低。會澤農商銀行針對馬鈴薯產業特點精準投放貸款,已發放馬鈴薯種植貸款2筆、金額150萬元。
“貸款幫我們購買了優良種薯和播種機,現在種植馬鈴薯又快又好。”王大哥說,在金融支持下,駕車、火紅的馬鈴薯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不僅如此,會澤農商銀行還持續為糧油等基礎產業注入動力——通過優化信貸服務、創新“黨建+產業+龍頭企業+農戶”模式,既保障了“米袋子”產品供給,又帶動了農民穩定就業。
在該行金融支持下,當地馬鈴薯產量質量雙提升,農民人均年收入穩步增長,讓“糧穩民安”的基石更加牢固。
“我行通過持續加大對地方特色產業的信貸支持,充分發揮金融賦能作用,讓農業增效、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的目標逐漸成為現實。”會澤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下一步,該行將繼續深耕農村金融領域,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在會澤的鄉村大地上,續寫更多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新篇章。
(通訊員丁培榮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屈珂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