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網-江西訊(記者 鄭長靈 通訊員 歐陽靖)今年以來,江西泰和農商銀行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作為業務經營發力點,以固本培新、降本增效為引擎,推進普惠金融一體化轉型,全力服務地方實體,打好金融服務“組合拳”,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能。
守好“責任田”,破解“融資難”。該行按照省行“一大工程個行動”工程及轄區黨組“走遍鄉村”行動,建立營業網點“根據地”,劃分客戶經理“責任田”,281個網格片區,對逐個企業、逐村、逐戶、逐街走訪,詳細了解轄內各類經營主體實際經營情況和相關業務需求,并介紹該行服務實體經濟的相關政策,結合需求,為其量身定制產品方案,為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用好“降本招”,破解“融資貴”。該行積極落實貸款無還本續貸、延期還本付息等助企紓困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貸款客戶在貸款到期日通過放款與還款的無縫對接,實現借款人貸款資金在原貸款到期后繼續使用,切實解決了續貸難、轉貸貴難題;同時,不斷創新信貸產品,結合縣域經濟和產業特色,先后推出無抵押、無擔保,適合民營經濟的“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通”“創業貼息貸款”等低息貸款產品,為其靈活解難,助力實體降本增效。
打好“服務牌”,破解“融資慢”。該行針對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短小頻急”的特點,該行通過優化貸款流程,減免合并23個貸款程序,平均審貸時限由原來的3天壓縮到1-2天。專門推出“百福個商易貸”“百福小微易貸”“百福流水易貸”等線上產品,努力實現“數據多跑路、客戶少跑腿”。同時,該行積極完善貸款盡職免職機制,打消客戶經理“懼貸”“惜貸”心理,建立專業的金融服務隊伍,為客戶提供“一對一”的跟蹤服務,有效地對接實體經濟信貸需求。在信貸服務上,該行實施“公開承諾制”“收費公開制”,并在轄內鄉鎮、街道及園區設立崗位服務及電話監督牌,做到服務有對接,作風有監督。
(編輯 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