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秋收將至,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龍口鎮的棉花企業卻因資金問題犯了難。每年8月份至10月份,龍口鎮的棉花企業都會面臨一場“資金大考”——需集中向棉農支付貨款,而下游紡織企業的回款卻需要時間。
資金周轉壓力陡增,企業往往陷入兩難:要么四處“找錢”成本高昂,要么無奈壓低收購價,既傷了棉農的心,也捆住了企業發展的手腳。
湖北洪湖農商銀行龍口支行在“大走訪”活動中,敏銳捕捉到制約棉花企業發展的核心痛點。該支行客戶經理連續兩周深入企業倉庫盤點庫存、走到田間地頭了解實情、精細分析企業現金流。在評估過程中,“連續三年零拖欠棉農貨款”的記錄,成為該支行客戶經理為兩家優質棉花企業——洪湖市騰龍糧棉油有限公司、洪湖市銀興棉花貿易有限公司亮出高分的關鍵“加分項”。
“我們不僅看冰冷的報表數字,更看重企業主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心和在產業鏈上下游積累的好口碑。”該支行客戶經理指著評估表說。正是基于這份對企業“信用價值”的深度挖掘和認可,該支行為兩家棉花企業量身定制了融資方案。
為確保關鍵資金能在收購旺季前精準到位,洪湖農商銀行龍口支行特事特辦,暢通“綠色通道”;柜臺主動延時服務,確保流程無縫銜接。從申請到審批再到發放僅用5個工作日,300萬元“價值信用貸”資金便如約到達企業賬戶。
300萬元資金不僅解決了企業的資金問題,也點燃了產業發展的新希望,“乘數效應”迅速顯現。獲得貸款支持的棉花企業資金儲備瞬間充裕,底氣十足地接下了一份來自湖北省某大型紡織企業的訂單。充足的收購資金保障了棉農利益,也保障了原料供應穩定。
如今,走進棉花企業的加工車間,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新購置的智能打包機正高效運轉,將雪白蓬松的優質棉花打包成捆,清晰地印上“洪湖優質棉”的標識,即將發往全國各地。而在不遠處的洪湖農商銀行龍口支行網點,客戶經理們又捧起了一疊資料——那是來自水產養殖戶的融資需求。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農商銀行人用腳步丈量需求,用創新破解難題,用溫度傳遞服務,持續奏響金融賦能產業、服務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
(通訊員喻鐘滿尹亮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