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作為扎根地方、服務“三農”的金融主力軍,一直以來,徐州農商銀行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將信貸資源向農業農村傾斜,以精準化、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助力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8月的徐州,暑氣仍盛,但在位于鄭莊村的徐州市恒泰農貿市場管理有限公司冷庫區,推開鐵門的瞬間,一股寒氣撲面而來,《農村金融時報》記者放眼望去,成排鋼架上粉色網袋中整齊碼放著飽滿的大蒜。
“我們這19棟冷庫,能裝15000噸大蒜。”在冷庫內穿梭的徐州市恒泰農貿市場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段道偉停下腳步,指著滿倉的大蒜介紹說,每年6月到8月是公司最忙碌的收蒜季,周邊村鎮的蒜農們絡繹不絕地推著裝滿大蒜的三輪車趕來,經過篩選、去皮、絞根等多道工序后,達標大蒜會被裝入統一的粉色網袋,再由叉車穩穩運入冷庫。
“這些大蒜不僅銷到國內各個城市,還被賣到印尼等國家。從10月開始,這些‘保鮮’的大蒜便會陸續上市,銷售周期一直持續到次年2月。”段道偉介紹說,公司已形成“收儲—保鮮—銷售”完整鏈條。
大蒜產業發展的背后,離不開金融的精準滴灌。2024年初,段道偉看著逐年增長的訂單,萌生了加蓋冷庫、擴大存儲規模的想法,可大額建設資金成了“攔路虎”。
徐州農商銀行耿集支行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到段道偉的需求后,迅速上門對接,針對大蒜冷庫倉儲企業的特點,為其量身定制金融方案。最終,徐州農商銀行耿集支行將400萬元“冷庫貸”快速發放到位,成功幫助企業新增5000噸庫存容量,帶來每年超300萬元的營收增長,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實力和底氣。
“像恒泰這樣的冷庫倉儲企業,我們轄區內一共有19家,都是帶動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徐州農商銀行耿集支行行長王華瑛表示,針對轄內大蒜產業特色,該支行深入挖掘冷庫倉儲企業的金融需求,創新構建大蒜冷庫倉儲產業鏈金融體系,推出“冷庫貸”系列產品,通過綜合評估企業冷庫規模、經營流水、固定資產價值等情況確定貸款額度,精準解決企業在擴能、升級等關鍵環節的大額資金需求,讓金融活水真正滴灌到農業產業鏈的“末梢”,助力農企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小微企業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此,徐州農商銀行持續提升小微企業服務效率,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小微企業發展。
江蘇楚亞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專注于金屬結構件、機械零部件的生產及加工。公司自落地起,便面臨諸多挑戰。
“頭一次跟徐州農商銀行打交道,源于一筆50萬元的信用貸款。當時工廠剛落地,采購設備、租賃場地、招募工人,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徐州農商銀行的這筆貸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讓我有足夠現金去購買原材料。”江蘇楚亞電氣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喬東升回憶道。
隨著該公司不斷成長和市場認可度的提升,訂單量逐年攀升,徐州農商銀行與該公司的合作也日益深化。2024年,徐州農商銀行在綜合評估其經營狀況、訂單合同和發展前景后,向該公司提供700萬元貸款支持,有力推動該公司生產擴張和技術改造。這一年,該公司銷售額成功突破1000萬元大關。
談及未來,喬東升難掩興奮之情:“今年銷售額力爭突破2000萬元。”
近年來,徐州農商銀行還將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圍繞產業周期運行特點、產業鏈客戶需求和資金周轉情況,推出“農耕貸”“農資貸”“經紀人便捷貸”“冷庫貸”等系列產品,為蒜農、種植大戶、收購商、存儲商等不同客群提供針對性強、切實可行的融資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在服務機制搭建上,該行成立特色支行,創建領導小組,將特色網點建設納入重點工作,制定專項實施方案,明確部門職責與推進路徑,形成“決策—執行—提升”閉環管理。同時,該行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建立分層分類培訓體系,提升員工服務特色產業的專業能力,確保金融服務精準觸達產業鏈各環節。
當前,徐州農商銀行正以普惠金融為筆,以創新服務為墨,勾勒出一幅農業強、企業興、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該行始終錨定地方特色產業需求,將金融服務的“根”深深扎進田間地頭與企業車間,用精準舉措破解產業發展的“痛點”,讓金融活水真正成為激活鄉村動能的“源頭”。
(通訊員申玉龍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賀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