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在山東微山縣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一支身著紅馬甲的微山農商銀行流動金融服務隊伍活躍在集市與街道之間。
今年以來,微山農商銀行充分發揮人緣地緣優勢,定期組織員工深入集貿市場、鄉鎮街道,精準走訪對接沿街商戶,與商戶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詳細了解商戶經營狀況、資金需求和發展難題,為商戶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提供一對一“清單式”服務,用實際行動詮釋“雙向奔赴”的深厚情誼。
微山農商銀行工作人員與商戶溝通交流 微山農商銀行供圖
清晨的陽光剛漫過街角的商鋪,物流園里的果蔬超市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客人。店主王燕一邊麻利地掃碼結算,一邊和熟客嘮著家常,柜臺上擺放的農商銀行小蜜蜂收款碼格外醒目。
“超市能有今天的發展,多虧了微山農商銀行的一路相伴。這份情啊,俺早就記在心里頭了。”王燕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王燕的話語里,飽含商戶與微山農商銀行之間最樸素、最真實的感情。兩年前,剛從外鄉打工回家的王燕想開一家果蔬店,憑著自己在外做營銷服務的多年經驗,她堅信,只要店鋪開起來,生意一定紅火。
正當王燕積極張羅開店事宜時,不料家中老人重病,高額的醫療費讓王燕一家陷入兩難境地,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雖然店面租金已支付,但進貨資金卻沒了著落。
該行工作人員得知王燕的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對接,經過考察,為其提供20萬元信貸資金。僅用一上午的時間,20萬元貸款就打到她的賬戶里,解了王燕的燃眉之急。
在微山農商銀行的信貸支持下,如今,王燕的果蔬超市每天客流量不斷,生意紅紅火火。現在,她正全力以赴為中秋佳節備貨。
這樣的故事,在縣城的大街小巷每天都在上演。這份雙向奔赴的情誼,體現在日常的點滴扶持中。從臨街的早餐鋪到商場里的連鎖品牌,從剛起步的小微企業到經營多年的老字號,商戶們的成長軌跡中,總有微山農商銀行“同心同行”的溫情陪伴。
在鄉鎮街道經營十多年零售的老王對此深有感觸。今年年初,受市場因素影響,他的店鋪客流量銳減,庫存積壓讓他一度想關門停業。“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正是微山農商銀行員工主動上門,為我辦理了家庭備用金貸款,同時優化收款碼渠道,幫助我走出困境,搭把手、一起扛,這種信任比啥都金貴。”老王感激地說。如今,他的店鋪不僅恢復了元氣,還擴大了經營規模,成為街區里的“網紅商戶”。
微山農商銀行“紅馬甲”的身影已成為微山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針對新商戶,該行根據商戶掃碼付使用情況,減免當月手續費,幫助他們快速融入市場;對優質商戶,該行采取動態額度調整,幫助其擴大生產經營。
除了金融支持外,該行更注重與商戶建立情感連接。炎炎夏日,“紅馬甲”們開展“夏日送清涼”活動,為商戶送去清涼物資與暖心關懷;日常走訪中,他們主動幫助商戶優化收款渠道,提供經營建議,用實際行動傳遞農商銀行的溫度與誠意。商戶們則用誠信經營和合規發展回應這份支持,形成良性互動的共贏局面。
“生意做的是買賣,交的是人心。”一位與微山農商銀行合作多年的老商戶感慨道,“紅馬甲流動金融服務隊不僅解決了我們的資金短缺難題,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并肩同行的力量。”這種魚水情深的銀商關系,超越了簡單的業務往來,成為支持微山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這份在時光里沉淀的情誼,早已超越了簡單的業務往來,成為支撐城市經濟活力的溫暖底色。
截至8月末,該行今年以來累計為7144戶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20.19億元,掃碼付商戶沉淀資金9.34億元。
未來,微山農商銀行將不斷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與廣大商戶心手相牽,共同邁向更加廣闊的發展天地。
(通訊員卜娣娣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賀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