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普惠型涉農貸款、糧食重點領域貸款投放均保持較快增長,利率水平則繼續下降。
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降低涉農領域資金成本意義重大。從宏觀層面來看,降低涉農領域資金成本是優化農村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舉措,能夠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農村地區,促進城鄉金融協調發展,推動鄉村的繁榮與振興。
對于廣大農戶和涉農企業而言,資金成本的降低直接減輕了融資負擔,讓他們能夠更大力度地投入到農業生產、技術升級和產業拓展中。這不僅有助于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產品產量,還能促進農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為進一步降低涉農領域資金成本,銀行業肩負著關鍵使命,可從多個維度發力。
在政策運用方面,要用足用好貨幣政策工具。銀行應主動爭取更多再貸款資金,降低自身資金成本,進而為降低貸款利率創造空間;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參與政府貼息項目,對符合條件的涉農貸款,如支持糧食生產、特色農產品種植養殖等領域的貸款,爭取政府貼息支持,通過財政資金與銀行信貸資金的協同發力,切實減輕農戶和涉農企業的利息負擔。
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同樣不可或缺。在創新信貸產品方面,銀行應打破傳統抵押物限制,將農戶各類難以抵押的資產、個人品行、社會榮譽等無形資產納入信貸評價體系,提高對農戶貸款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和風險防控水平,讓更多缺乏傳統抵押物的農戶能夠順利獲得貸款,且基于風險評估的優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貸款利率。針對農業產業鏈,可以推出“訂單+信貸”“供應鏈金融”等產品。以“訂單+信貸”為例,對于與農業龍頭企業簽訂訂單的農戶,銀行依據訂單為其提供信貸支持,由于有訂單作為還款保障,風險相對降低,從而可以給予更優惠的利率。在優化服務流程上,應優先保障各類涉農主體資金需求,銀行可以開辟涉農信貸項目綠色通道,簡化貸款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實現快貸快審;同時,優化、升級線上化服務,讓農戶“動動手指”就可以享受到隨借隨還的信貸服務。這樣既可以提高服務效率,減少時間成本,還間接降低了融資綜合成本。
成本管理與風險防控也至關重要。對此,銀行應強化內部管理,降低運營成本,通過優化組織架構、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等方式,精簡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壓縮運營支出,將節約下來的成本轉化為對涉農領域貸款利率的下調空間。在風險防控方面,可以加強與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的合作。
銀行從多維度發力降低涉農領域資金成本,既是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之舉,也是自身服務實體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務實選擇。隨著這些舉措的落地生根,更多金融活水將精準流向田間地頭、涉農企業,為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為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能,讓廣大農民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必將加速變為現實。
本報編輯部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