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普惠型涉農貸款、糧食重點領域貸款投放均保持較快增長,利率水平則繼續下降。
具體來看,截至6月末,全國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3.9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8.34%;全國糧食重點領域貸款余額5.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3.5%。今年1月到6月,全國新發放的普惠型涉農貸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6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下降趨勢。
這組亮眼數字的背后,是各金融機構持續創新的生動實踐。當前,金融機構正通過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不斷破解“三農”融資難題,讓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更廣、可得性更強、體驗更優。
助力糧食種植
向規模化科技化發展
作為“中國糯米之鄉”,四川大竹縣糯稻品牌聲名遠揚,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當地一家農業企業看準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機遇,計劃在近2萬畝土地上開展糯稻種植。企業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托管模式,并統一采購先進的生產資料和技術。但在推進過程中,巨大的資金缺口成了企業前進路上的難題。
農發行大竹縣支行在得知企業的困境后,迅速行動。該支行服務團隊深入田間地頭,與企業負責人、合作社成員、農戶詳細交流,實地考察種植經營狀況,精準掌握企業的資金需求。“農時不等人,必須快速行動。為了讓貸款及時到位,我們開辟了綠色通道,優先受理申請,還精簡了申請材料。”農發行大竹縣支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很快,一筆1000萬元的糧棉油種植貸資金就到了企業賬上,專項支持企業的水稻種植項目。
記者了解到,糧棉油種植貸是農發行信貸產品體系重構后推出的新業務品種,主要用于支持糧棉油作物種植以及配套設施建設、運營、維護等,有效延伸了政策性金融服務糧棉油“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條,有助于加快形成全產業鏈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新格局。
該支行還為企業申請了利率優惠。“極低的利率大幅降低了融資成本,讓我們能把更多的錢用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益上。”該企業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該筆資金的到賬,不僅填補了企業的流動資金缺口、保障了生產周轉,還帶動周邊農戶就業,推動當地糧食種植向規模化、科技化發展。
在還款安排上,該支行充分考慮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特點,允許企業在農作物收獲銷售后集中還款,有效緩解企業在生產前期面臨的巨大資金壓力,讓企業能輕裝上陣、全力投入生產。
這僅是金融機構助力糧食等重點領域發展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正積極攜手政府部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構建起一個多方聯動、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金融服務生態圈,為糧食安全和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精準對接需求
賦能特色產業發展
近年來,各地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賦能特色產業發展壯大。
日前,2025年西溪鎮第七屆蜜桃嘉年華拉開序幕,瓜果飄香里藏著鄉村振興的蓬勃生機。為助力當地蜜桃產業發展,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永康農商銀行以結對幫扶為紐帶,精準對接需求,并不斷創新金融服務,助力桃農增收致富。
“我們組建了‘金彩志愿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金融知識宣講、技術培訓,更化身為‘需求調研員’,收集種植戶的融資困惑。”永康農商銀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走千訪萬”活動中,永康農商銀行通過“一戶一策”專屬服務方案,為60戶蜜桃種植戶量身定制金融支持計劃,精準鎖定產業發展的“痛點”與“堵點”,為后續精準施策打下堅實基礎。截至目前,該行年內共向42戶蜜桃種植戶發放貸款600萬余元。
與此同時,聚焦農業主體的融資需求,永康農商銀行打出“精準放貸+產品創新”組合拳,針對性地推出“金彩共富貸”“創業擔保貸”“惠農貸”“青農貸”等專屬信貸產品,將信貸資源向農業產業傾斜。截至目前,該行涉農貸款余額達367億元。
(本報記者王愛靜、余連斌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