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下達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11.46億元,支持13個糧食主產省份實施秋糧“一噴多促”,全力做好防災減災促穩產工作。
這一舉措彰顯了國家對于秋糧生產的高度重視,為穩定秋糧生產、全年糧食豐收提供有力保障。在這一過程中,銀行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力量,同樣肩負著重要使命。
秋糧在全年糧食生產中占據大頭,其產量關乎國家糧食安全大局。從播種到收獲,秋糧生產周期長,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如自然災害、病蟲害侵襲等,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資金支持。銀行應充分認識到秋糧生產的重要性,提前布局,精準配置金融資源,滿足秋糧生產各環節的資金需求。
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是銀行助力秋糧生產的關鍵舉措。一方面,針對廣大秋糧種植戶,尤其是受前期低溫、干旱、洪澇等災害影響的地區,銀行應迅速行動,推出專項貸款產品。簡化審批流程,降低貸款門檻,以最快速度將資金送到受災農戶手中,幫助他們恢復生產、補種改種,確保農事活動按時推進,不誤農時。另一方面,聚焦秋糧主產區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些主體規模化程度高,對資金的需求更為龐大。銀行需深入調研,根據其經營特點、種植規模和資金周轉周期,提供差異化、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助力其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生產效率。
秋糧生產涉及種植、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倉儲、運輸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各不相同。銀行應結合秋糧生產的季節性特點和實際需求,積極探索創新。
在數字化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為銀行服務秋糧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持。銀行通過建立農業客戶數據庫,整合農戶和農業企業的經營數據、信用記錄、交易流水等信息,運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精準分析其信用狀況、經營情況和資金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和風險防控。同時,利用移動支付、線上貸款等技術,簡化業務辦理流程,使農戶和農業企業足不出戶辦理貸款申請、還款等業務,提高金融服務便捷性和可得性。此外,銀行還可以借助衛星遙感、物聯網等技術,實時監測秋糧生產情況,如農作物生長狀況、土壤墑情、氣象災害預警等,為信貸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幫助農戶及時掌握田間信息,做好田間管理,降低生產風險。
保障秋糧豐收需多方協同發力。首先,銀行應積極與農業農村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及時了解秋糧生產形勢和政策導向,共同制定金融服務方案,確保金融資源精準投向秋糧生產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其次,銀行可與農業企業合作,探索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圍繞秋糧產業鏈核心企業,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應收賬款質押貸款、訂單融資等一攬子金融服務,保障秋糧產業鏈穩定運行,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最后,銀行進一步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農業金融創新研究,探索適合秋糧生產的金融支持模式,為金融服務秋糧生產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保障,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保障秋糧豐收,銀行業重任在肩。通過精準配置金融資源、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強科技賦能以及深化多方合作,銀行能夠為秋糧生產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助力穩定秋糧生產,為全年糧食豐收保駕護航,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金融力量。
本報編輯部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