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四川達州渠縣是“中國竹編之鄉”。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渠縣劉氏竹編以“細如發絲、輕如鴻羽、透如蟬翼”的工藝聞名。
由于傳統竹編耗時久、收益慢,作坊式生產難以為繼,核心技藝一度瀕臨斷代。為此,郵儲銀行達州市分行以“金融竹絲”編織非遺保護網絡,通過專項授信支持、產業鏈金融服務與文旅融合賦能,讓竹編產業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劉氏竹編技藝曾面臨諸多困境。第五代傳承人劉代明回憶:“2010年前后,受工業化沖擊與市場審美變遷影響,傳統竹編遇到了極大挑戰。”
據悉,彼時渠縣全縣專業竹編匠人不足百人,年產值不足千萬元,原料種植與工藝創新均因資金短缺陷入停滯。
郵儲銀行達州市分行在調研中發現,竹編產業“原料種植周期長、工藝創作成本高、市場推廣渠道窄”的特性,導致中小微企業與匠人普遍面臨融資難題。針對這一痛點,該分行運用拳頭信貸產品“小微易貸”,以“信用貸款為主、擔保輔助”的模式,單戶授信額度最高可達500萬元,并配套專屬服務團隊深入竹編產業帶。
為推動竹編產業從“散點作坊”向“集群發展”跨越,郵儲銀行達州市分行緊扣當地“打造百億竹產業”規劃,組建了金融服務小隊,走訪渠縣竹編園區、竹編交易市場等核心區域,為超500家商戶建立融資檔案。
針對不同經營主體,郵儲銀行達州市分行推出差異化支持方案,針對個體匠人,簡化流程推出“極速貸”,放款速度快;對龍頭企業,最高授信可達1000萬元;對竹苗種植戶,創新融資方案,專項支持竹苗培育與原料基地建設。
尤為關鍵的是,郵儲銀行達州市分行近期對渠縣竹苗產業項目達成8000萬元專項授信,該筆貸款為四川省首筆“森林四庫”產業貸,目前正在陸續投放中,用于支持渠江沿岸2萬畝優質竹苗種植基地建設。
在解決資金難題的同時,郵儲銀行達州市分行更著力推動“金融+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大力支持竹編匠人開設竹編體驗館、研學基地,推動竹編技藝與鄉村旅游結合。
如今,在金融賦能下,渠縣劉氏竹編正實現多維突破,成立川東竹編藝術學院,年均培養專業匠人200余名;創新“竹編+現代設計”理念,單件高端作品售價突破50萬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