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在閩北浦城縣的山坳里,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去,石蛙的鳴叫聲在山谷間回蕩,號稱“蟲蛙司令”的羅文花已經踩著露水鉆進她的黃粉蟲養殖基地,指導工人對黃粉蟲進行篩檢、換盒、稱重……這個曾在上海務工的農家女,如今已經成為帶動百余名村民增收致富的“巾幗榜樣”。而這場蛻變的背后,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支持。
2018年,羅文花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帶著多年務工積蓄開啟了返鄉創業之路。
在養殖石蛙的姐姐引薦下,她開始接觸黃粉蟲養殖項目。黃粉蟲既是石蛙的優質飼料,又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然而,創業的路遠比想象中的難。羅文花東拼西湊,加上夫妻打工兩年多的積蓄,才湊足400萬元,建起了標準化廠房,正式踏入特色養殖行業。
創業路上,羅文花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和不服輸的韌勁,養殖黃粉蟲事業不斷升級、不斷突破。為了破解冬季產品供應難題,她研發黃粉蟲烤干深加工產品;為拓寬銷路,她主動開拓花鳥市場渠道;為延伸產業鏈,她規劃建設1萬余平方米的石蛙養殖場,走“養殖+加工+多元銷售”發展模式。因出色的創業成果和對當地產業的帶動作用,她當選為水北商會副會長縣女企協副會長,榮獲“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成為鄉親們眼中的“巾幗榜樣”。
就在事業擴張的關鍵期,資金周轉卻卡了殼。農行南平浦城支行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迅速為其辦理了專門針對農戶的信用貸款“惠農e貸”20萬元。
“從申請到放款沒幾天,手續簡單、到賬快,正好用在黃粉蟲烘干設備采購和石蛙養殖場基建上,真是幫了我大忙。”羅文花開心地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農行南平浦城支行客戶經理前往羅文花的養殖場了解黃粉蟲養殖情況 占曉璇/攝
金融活水注入,事業愈發興旺。如今,在羅文花的養殖場,石蛙池已經擴建到了一萬多平方米,烘干車間的流水線每天能加工上百斤的黃粉蟲,倉庫門口的地圖上用紅筆圈出七個縣市的花鳥市場——那是她這些年背著樣品包一家家跑出來的銷路。
更讓人暖心的是,羅文花不僅實現了個人創業夢,還吸納周邊百余名村民就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擔當。其中,脫貧戶李娟(化名)便是受益者之一,其丈夫身體不好,家里僅靠幾畝水稻生活,現在每個月能從養殖場領到工資3000多元,還能兼顧家里的孩子、老人,不僅顧家還能增收。在帶動村民務工增收的同時,羅文花還請村里的村民代種并統一收購養殖黃粉蟲所需要的瓜果蔬菜等原材料,為鄉親們開辟額外的收入渠道。
山風穿過養殖場的鋼架棚,一股溫熱微甜的麥糠香氣撲面而來。這香氣里,不僅凝聚著羅文花從務工者到“蟲蛙司令”的蛻變歷程,也孕育著李娟這樣的村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更飽含著金融活水浸潤鄉土、助力巾幗事業璀璨綻放的深情。
在金融活水的支持下,類似的“巾幗創業故事”還在閩北大地不斷上演。近年來,農行南平分行深耕“三農”,以“惠農e貸”“富民貸”等優質產品為農村創業者“輸血、造血、活血”。截至7月末,該行農戶貸款余額61.8億元,比年初增加6.28億元。其中,為108位像羅文花這樣的“巾幗創業者”提供8200萬元信貸支持,讓更多女性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我們將持續優化服務,讓更多像羅文花這樣的‘巾幗創業者’沐浴金融春雨,讓創業之花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開得更艷。”農行南平分行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通訊員劉木香、占曉璇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才山丹)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