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位于內蒙古東部的興安盟,農牧業資源豐富,年均糧食產量穩定在130億斤左右,是世界公認的“玉米種植黃金帶”。
“農業銀行的貸款利率低廉且實惠,服務也非常到位,是我們長期合作的理想銀行。”明德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那日蘇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2021年,他在農行科右前旗支行獲得10萬元信貸,用于購買玉米種子、化肥及各類農機具,從而啟動了種植業的經營生產。“今年,我又獲得農行40萬元貸款,種植面積擴大了3000畝,預計總收益可達120萬元。”他高興地說。
近年來,農業銀行內蒙古興安分行認真落實國家各項金融政策,堅守服務“三農”主責主業,聚焦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強化涉農信貸投放,保障重要農產品金融供給,全力做好農牧民金融服務,有力促進了興安盟經濟社會長足發展。
強化涉農信貸投放
依托全盟“三農”重點產業,農業銀行興安分行利用完善的信貸產品體系,持續優化服務模式,加大對全盟農牧業全產業鏈的信貸支持。上半年,該分行涉農貸款累計投放69.76億元,涉農貸款余額142.44億元,較年初增加22.41億元,增速18.67%,高于各項貸款增速,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99.84億元,較年初增加20.09億元。
同時,該分行堅持服務“三農三牧”,按照全產業鏈模式開展信貸支持。依托“農銀e貸”系列產品,加大“惠農e貸”“小微e貸”等產品在農牧業客群的推廣應用。今年上半年,該分行累計向農牧業經營主體投放“農銀e貸”類產品62.02億元,惠及6.81萬戶,貸款余額達到93.29億元,較年初增加19.87億元。
此外,該分行加強信用貸款投放,創新應用“智慧畜牧貸”“糧食收儲貸”“新銀易貸”等特色產品,采用牲畜活體抵押、糧食存貨抵押、擔保公司保證擔保等方式,豐富擔保體系,緩解農牧業經營主體擔保難題。2025年上半年,該分行累計向農牧業經營主體投放信用貸款62.18億元,惠及6.92萬戶,貸款余額達到94.61億元,較年初增加19.22億元;農戶貸款投放超過62億元,貸款余額達95億元,年增量19.74億元,農戶信息建檔1.22萬戶,“現場+遠程”模式辦理貸款3.36億元。
保障重要農產品金融供給
依托產業特色,農業銀行興安分行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梳理糧食企業、龍頭企業、農機企業、農資企業等清單,開展清單制對接服務,強化信貸支持和綜合金融服務,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金融供給。
同時,該分行充分利用“惠農e貸”“個人e貸”“小微e貸”產品體系,結合“糧食收儲貸”“糧農e貸”等特色產品,做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信貸供給;立足縣域做優重點項目和普惠金融服務,做好重點項目跟進服務,加快合作項目的辦理效率,推進普惠集群“一項目一方案”批量服務。
截至2025年6月末,農業銀行興安分行縣域各項貸款余額239.12億元,較年初增加28.53億元。其中,糧食重點領域貸款余額64.31億元,年增量15.27億元;鄉村產業貸款余額114.39億元,年增量19.01億元;鄉村建設貸款余額44.31億元,年增量4.07億元;農業貸款余額101.06億元,較年初增加18.68億元;兩米(即大米和玉米)兩牛(即肉牛和奶牛)產業貸款余額99.76億元,較年初增加17.77億元。
做好農牧民金融服務
農業銀行興安分行全轄由180余人組成30余支流動服務黨員先鋒隊,以信用貸款為依托積極推進整村授信,將金融服務送到廣大農牧戶家中;為實現與農牧業生產經營周期的高度適配,將農戶貸款還款方式更改為到期還本、按月還息;精準匹配客戶生產經營周期,針對生產周期短、現金流動較大客群,按照需求采取短期一次性利隨本清等靈活還款方式,解決了農牧民使用貸款資金的后顧之憂。
該分行還相繼推出“惠農e貸·商戶貸”“惠農e貸·鄉旅貸”“糧農e貸”等產品,單戶最高授信額度可達200萬元,充分助力全盟各類農牧業客戶發展生產。
今年上半年,該分行累計投放各類實體貸款109.23億元,實體貸款余額達230.01億元,較年初增加29.20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142.44億元,較年初增加22.41億元;農戶貸款余額95.19億元,較年初增加19.74億元。
(通訊員徐增志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