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近期,我國股票市場交易活躍,吸引大量資金不斷流入。
為防控風險,自8月份以來,已有多家商業銀行發布公告,對信用卡資金用途進行明確規定,明確信用卡資金嚴禁用于炒股。
8月1日,陜西農信率先發布公告,明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于投資理財領域,如購買股票、基金、期貨、理財產品、虛擬幣、投資性貴金屬、股權投資及其他權益性投資等。公告還稱,若信用卡資金用于以上或其他非消費領域,則有可能交易失敗。
“對于持卡人違規用卡、出現監管機構規定或我行(社)認定的風險特征的,我行(社)將對信用卡賬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提醒、提前終止分期、降額、限制交易、止付等風險管控措施。”陜西農信有關負責人表示。
陜西農信發布公告后不久,其旗下包括渭濱農商銀行、神木農商銀行、鳳翔農商銀行、安康農商銀行等在內的近10家農商銀行紛紛轉發該公告。
云南農信旗下的文山市農商銀行、河口農商銀行也先后發布公告,明確信用卡不可在融資、擔保、微貸、證券等類投資領域商戶進行透支交易。公告還明確,對于持卡人違規用卡、出現監管機構規定或銀行認定的風險特征的,將對信用卡賬戶采取警示提醒、提前終止分期、降額、限制交易、止付等風險管控措施。
不只是農商銀行,股份制銀行也在行動。
民生銀行近日發布《新增信用卡預借現金受控金額的公告》,將于2025年9月18日起,將信用卡預借現金轉賬業務納入該行信用卡資金受控金額,對該受控金額進行資金用途管理。公告強調,信用卡資金受控金額為轉入民生銀行借記卡內的信用卡透支資金,不得用于購房、投資、生產經營、歸還貸款及信用卡、博彩及其他違規領域,否則可能導致交易失敗。
民生銀行方面明確表示,將通過技術手段對資金用途進行監控,確保信用卡資金不流入政策限制或禁止性領域。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系列信用卡資金方面的舉措,旨在防范資金脫實向虛風險,確保信用卡資金回歸消費本源。
北京中倫文德太原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國正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信用卡資金屬于短期借貸資金,若投入股市、期市等高風險領域,一旦出現投資虧損,可能會導致用戶無法及時償還,從而引發連鎖信用風險。同時,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投資領域,可能會使信貸資金脫離監管,還會擾亂信貸市場秩序。
談及如何防范信用卡資金違規使用的問題,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在信用卡申請階段,銀行應嚴格審核客戶資質。在信用卡使用過程中,銀行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持卡人的交易進行監控。同時,銀行對信用卡資金的實際用途要進行穿透式管理,確保資金不流入投資、還貸、房地產、博彩等政策限制或禁止性領域。
(編輯 汪世軍)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