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近年來,四川巴中市圍繞“高質量建設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市”目標,以產業培育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富民增收為目標,聚力打造以巴山肉牛、南江黃羊為重點的南方山地現代畜牧業強市。
“我行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職能,依托扶持政策,緊盯種源建設、適度規模養殖、飼草種植、屠宰加工、品牌打造等關鍵環節,將牛羊產業鏈發展作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抓手’。”農發行巴中市分行主要負責人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十四五”以來,該分行累計獲批6個畜牧業產業鏈貸款項目、金額19.9億元;截至目前,累計投放9.14億元信貸資金,支持南江縣特色養殖業全產業鏈建設等5個項目,奮力當好服務老區畜牧產業發展的“金融排頭兵”。
全鏈賦能 厚植產業發展“競爭力”
“農業不加工,等于一場空;農業不成鏈,到頭沒錢賺。”農發行巴中市分行深度聚焦肉牛養殖全產業鏈發展,投放5.8億元貸款支持平昌縣肉牛產業發展基地建設項目。該項目采取“飼草種植-飼草加工-肉牛養殖-屠宰分割-糞污利用-產品銷售”全產業鏈條模式。
“我們緊盯優質飼草料生產領域,不斷補齊草業供給短板,對飼草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進行整合和優化,形成飼草產業鏈。”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稱,項目運營后,預計每年可出售牧草約7.71萬噸,年均可實現牧草銷售收入2300萬元。該項目建設不僅有利于提高本地飼草產業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還有利于推動畜牧業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
該項目堅持“雙輪驅動”策略,即高品質肉牛“繁育+”全產業鏈與傳統肉牛產業基礎能力轉型升級齊頭并進,新建一處年屠宰2萬頭的屠宰場,年均可實現屠宰收入約120萬元,當一頭頭肉牛經過精細分割、初加工后,再冷鏈配送進入千家萬戶,逐步形成從源頭到終端、從田園到餐桌的全鏈條產業體系。
就業扶持 凝聚產業發展“向心力”
產業興,則鄉村發展有活力、農民增收有動力、人才流入有引力。
走進巴中市南江縣正直鎮寶塔村特色養殖項目施工現場,鐵鍬鏟土的碰撞聲、攪拌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村民劉海連正在對養殖場地基進行打樁澆筑。
“多虧了農發行貸款支持的這個項目,為我們提供了就業幫扶,讓我可以甩開膀子加油干。”劉海連告訴記者,幾年前他還是以發展種植業為主的普通農民,現在依靠工程施工,收入日漸好起來了,一家人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據悉,劉海連所說的項目是農發行巴中市分行4.8億元貸款支持的南江縣特色養殖業全產業鏈建設項目。該項目擬建成標準化圈舍以及配套用房、道路連接線工程改建等附屬基礎設施。該項目建成后,不僅能有效解決項目區域內的百姓就業問題,拓展群眾增收途徑,同時還可通過回購當地合作社和農戶的育肥羊和育肥牛、為當地養殖合作社和農戶提供專業技術指導,輻射帶動1.2萬名農民發展牛羊養殖實現增收。
從傳統牧歌到智慧農場,從單戶養殖到集群發展,政策性金融賦能的故事正在書寫新的富民篇章。在畜牧產業“犇”向現代化的征程中,農發行巴中市分行將緊抓政策機遇,深化產融結合,繼續以孜孜不倦的金融匠心,在推動老區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速邁進。
(通訊員何鎏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賀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