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近年來,中信銀行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與人民性,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扣“聚焦重點、突出特色”經營主線,將更多金融資源精準滴灌至農林牧漁、農村基礎設施等“三農”關鍵領域。同時,該行依托中信集團產融協同獨特優勢,創新構建“五融”協同鄉村振興綜合服務體系,推動服務從“單一輸血”向“生態賦能”升級。
截至今年7月末,中信銀行涉農貸款規模已接近5000億元大關。
激活產業動能 筑牢糧食安全根基
在黑龍江,中信銀行聚焦糧食安全、“三農”經濟等鄉村振興重點領域,與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創設“糧農貸”特色鄉村振興金融產品,切入農戶真實種植場景,實現在線授信審批。
“目前,‘糧農貸’已惠及超3000戶農戶,覆蓋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超過60%的農場。”中信銀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
在大連,中信銀行協同中信期貨成功落地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首筆“銀期保”項目,為一家縣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豆種植項目提供融資支持。該模式中,銀行基于保單和訂單提供低息貸款,還款來源與保險賠付、期貨對沖、糧款掛鉤,突破傳統農戶授信模式,有效解決融資難點,為銀行支持鄉村振興開辟新渠道。
從“糧農貸”解決農戶個體融資需求,到“銀期保”協同服務新型主體產業鏈需求,中信銀行通過差異化服務模式,生動詮釋“精準適配鄉村振興多元場景”的服務理念。這些實踐的背后,是對中央一號文件“創新鄉村振興投融資機制”的深入踐行。今年以來,中信銀行持續加大糧食重點領域信貸投放,該領域貸款增速超13%。
今年,依托中信集團“金融全牌照、實業廣覆蓋”的獨特優勢,中信銀行正式推出“五融”協同鄉村振興綜合服務體系,聯合中信建設、中信咨詢、中信農業、中信大昌行、中信證券等集團協同子公司,構建“融資、融智、融產、融建、融銷”服務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覆蓋全周期、全場景、全要素的綜合金融支持。
滋養民生福祉 托起增收致富夢
在大別山深處的革命老區信陽,中信銀行全力支持“信陽茶”做大做強。在為某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提供流動資金貸款之余,中信銀行還深入茶區源頭對接茶農,助力茶企對鮮葉及時、足額收購,直接惠及萬千種植戶,將金融活水沿著產業鏈條滋潤至最末梢的茶園,成為茶農穩定增收的堅實后盾。
在西寧,中信銀行向青海某青繡公司發放專項貸款350萬元,用于支持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品研發能力、拓展市場渠道,預計可新增就業崗位50個,帶動周邊200余名繡娘年均增收超萬元,進一步推動青海“青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發展,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支持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富民產業”。在支持富民產業的同時,中信銀行還聚焦“新農人”“頭雁”等農村帶頭人群體,創新出臺《“新農人”客群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該方案聚焦“新農人”生產、經營、發展全周期需求,涵蓋融資支持、資金結算、財富增值、跨境服務等多元領域,旨在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與社會各界攜手共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編輯 汪世軍 才山丹)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