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作為福建工業版圖上的“老地標”,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承載著閩北工業的崢嶸記憶。沿著延平沿江通道行駛,“南孚”“太陽電纜”“南紙1958創業園”等標識躍然眼前。曾經,這些“五南”骨干撐起閩北工業脊梁,點燃先進制造業經濟的蓬勃發展。如今,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元力、長富等一批新銳力量正嶄露頭角,成為行業翹楚,為老工業基地注入新動能。在這片承載著輝煌歷史的工業熱土上,傳統產業需“破壁”,新銳產業需“出圈”。
在這關鍵時刻,農行南平分行將金融“活水”精準導向產業轉型的痛點、堵點,因地制宜服務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延平區工業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今年以來,該分行服務制造業企業428家,累計投放貸款21.22億元,其中,支持延平區制造業企業46家、累計投放貸款3.99億元。
服務“鏈”緊跟產業“鏈”
走進福建南平太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電纜”)的工廠,紅、藍、黃色的各類機械臂、自動小車等機械設備分工合作,有條不紊地運作著。
太陽電纜是我國從事電線電纜生產歷史最為悠久的企業之一,也是南平市龍頭制造業企業之一。
自2000年初結緣,農行南平分行便成為太陽電纜成長壯大的堅定同行者。從初期的授信、結算、代發等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到后期定制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助力公司數字化轉型升級,該分行用全面化、專業化、個性化金融服務解決方案,累計為太陽電纜提供信貸支持超30億元,產品組合覆蓋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承兌匯票、國內信用證、貿易融資貸款等品種,滿足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此外,該分行還為企業創新定制“國內證+買方押匯”方案,實行“一事一議”的首單定價,在3個工作日便完成開證及放款,贏得企業好評。
“不止于單點突破,更著眼于‘鏈’式賦能。”農行南平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分行綜合運用供應鏈思維,通過“農銀智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運用金融科技手段,為太陽電纜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定制化融資和服務產品體系,打通產業鏈上下游、集團公司融資瓶頸,落地太陽集團首單供應鏈保理業務,累計為關聯企業辦理貼現超8億元。
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
在環保新材料領域,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力股份”)正是憑借持續的科技突破,嘗到了創新驅動的“甜頭”——從區域生產商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木質活性炭企業,這一路的躍遷,始終離不開金融活水對科技創新的精準滴灌。
“我們自主研發的技術,將農林廢棄物制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活性炭,還能利用循環產業鏈將熱能綜合利用率提升30%以上。”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在農行南平分行整體綜合授信1.98億元的信貸支持下,該公司加速高端產品國際化進程,正努力成為新材料產業的領跑者。
近年來,農行南平分行聚焦新質生產力聚集領域的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科創企業,從制度建設、產品創新、服務優化等方面打造新興產業發展、傳統產業升級的服務模式。今年以來,該行累計投放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22.58億元、科技型企業貸款2億元。
助傳統產業紓困
針紡產業是延平區富民增收的優勢產業,也是農行南平分行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力點。福建南平市美眾針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眾針紡”)是延平區傳統針紡行業的代表。公司新啟動的一條印花生產線,每天可以生產2噸的面料,主要供應給區里80%的針紡企業,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轄區內針紡企業的產能供應問題。
受外部環境影響,美眾針紡下游客戶應收賬款回款時間拉長,導致資金鏈趨于緊張,償還到期貸款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穩住外貿出口,推動針紡產業發展,農行延平支行積極與企業溝通,針對性制定了以“無還本續貸”為核心的服務方案,發放流動資金貸款1000萬元,及時緩解了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壓力。
這只是農行南平分行服務延平區老工業基地傳統產業的一個縮影。針對傳統產業轉型中的資金周轉難題,農行南平分行市、縣兩級聯動,開展“送服務上門”活動,通過無還本續貸、降息讓利等舉措,讓普惠政策直達企業。
(通訊員劉木香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