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長靈
八月的贛南,驕陽似火,稻香卻愈發濃烈。連片的晚稻綠波翻滾、長勢喜人,各地糧食烘干設備火力全開,奏響了“顆粒歸倉”的交響曲。郵儲銀行贛州市分行的黨員們正頂著烈日穿行于田間——或在田埂上為農戶掃碼辦貸,或鉆進烘干廠與企業主一起核算收糧賬目,為夏糧歸倉、秋糧管護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100萬元‘產業貸’及時到賬,這500萬斤稻谷才能順利訂購。”寧都縣石上鎮的糧食烘干廠里,負責人曾小龍指著忙碌的運糧車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道。作為當地深耕糧食收儲十余年的“老把式”,他每年收購糧食超萬噸。今年他新建了廠房、購置了新設備,卻在夏糧收購期遇到了資金難題。
轉機出現在郵儲銀行贛州市分行轄內寧都縣支行黨員先鋒隊的走訪中。黨員業務骨干劉英了解到曾小龍的困難,立即拿出手機演示:“‘產業貸’純信用、線上辦,額度充足、放款迅速,正好匹配您的收糧周期。”很快,貸款資金便如“及時雨”般落入賬戶。
這背后是郵儲銀行贛州市分行“聚黨業融合力量促服務鄉村振興”主題實踐活動的生動體現。近期,該分行組織轄內18支黨員先鋒隊化身“金融護航隊”,為糧食產業客戶提供“需求摸排+逐戶走訪+精準適配”的閉環金融服務。黨員先鋒隊帶著“護航清單”奔走在鄉村農戶與平臺、企業間:對接農業農村局、重點種糧鄉鎮梳理糧食行業經營主體,鎖定服務對象;按“種植—收儲—加工”全鏈條把握用款節點,以“農牧貸”“產業貸”“小微易貸”等產品組成“金融工具箱”適配需求。
“貸款資金一到賬,復合肥、防蟲藥全備齊了。”全南縣種糧大戶黃愛華站在千畝稻田邊,望著剛運到的農資,黝黑的臉上淌著汗,眼中卻閃著光。眼下正是晚稻管護的關鍵期,她今年擴種至1000畝,前期承包土地、購買種子已花去大筆開支,15萬元的農資缺口差點讓稻苗“斷了營養”。
破解難題的是郵儲銀行全南縣支行黨支部在村委會召開的“金融助農推介會”。黨員雷梅娟帶著惠農信貸手冊挨戶問需,了解到黃愛華的困境后,立即安排上門調查——核面積、看苗情、辦貸款,15萬元貸款順利送到她手中。
“支部聯村委,服務接地氣。”雷梅娟表示。郵儲銀行贛州市分行組建9個鄉村振興專項宣講組,由三農業務骨干、青年黨員帶著“產品說明書”和“服務周期表”深入一線,詳解產業特點、調研市場需求;轄內各支行黨支部與鎮村建立“信息直通車”機制,動態更新種糧大戶名單,通過“村委推介會+田間辦公”模式,讓“線上+線下”“信用+抵押”雙軌信貸服務精準對接糧食產業“短、頻、急”金融需求。
郵儲銀行贛州市分行的黨員們用腳步丈量土地,以金融活水滋養倉廩。這份“郵‘糧’策”讓糧食歸倉,讓紅色沃土生長出穩穩的幸福。據悉,今年以來,該分行已為近600位客戶發放糧食產業貸款超1億元。
(通訊員楊蘭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