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風吹稻浪谷飄香,顆粒歸倉收割忙。8月份以來,四川廣安各地陸續迎來豐收季。豐收繁忙的背后,少不了金融活水的滋潤。作為服務“三農”的金融主力軍,農行廣安分行始終守牢金融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擔當,抓住秋糧生長發育的重要節點,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以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和豐富的金融產品,全力保障秋收時節“顆粒歸倉”。截至目前,該分行涉農貸款余額達80.41億元,較年初增長6.13億元。
金融助農擴規模
“機械化真是省時省力又省心,效率比人工高太多,損耗小,品質也有保障。”廣安戴星家庭農場主宋輝望著豐收的景象,喜不自禁地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今年稻谷長得非常好,多虧了農行給我辦的貸款,讓我這幾千畝稻谷順利收割。”
眼下,稻谷已進入收割期,為了準確把握糧食生產情況,農行廣安分行組織客戶經理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了解對接農戶的貸款需求。
去年的水稻種植收益喜人,讓宋輝有了擴大種植規模的打算,但周轉資金不足卻讓他有些發愁。在了解情況后,農行廣安分行“送貸下鄉”團隊主動找到了他,為其量身定制信貸產品,積極推動信貸流程,促使200萬元貸款及時發放。在銀行的資金支持下,宋輝的家庭農場種植規模較之前增加了2000余畝,實現了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作業。
“農行工作人員辦理貸款的效率高,還給我提供了上門辦理服務。”宋輝告訴記者,“農行指導我通過線上方式申請‘惠農e貸’,不僅利率優惠,還能隨借隨還,給我們農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宋輝,已從返鄉創業青年成長為萬畝農田的“守護者”。他組建的農機服務隊,在農忙時為周邊3000余農戶提供服務,幫助農戶每畝節省成本130元,同時增收240元。
金融支持解農憂
“這是今年新買的烘干設備,有了這些新設備,烘干速度有了明顯提升。”廣安金百圣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代念清向記者介紹道。
在代念清身后,只見黃燦燦的稻谷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一臺臺智能化烘干設備正在轟鳴作業,將烘干的稻谷通過傳送帶運輸到貨車上。
糧食烘干是保障糧食品質、減少糧食損失、確保糧食顆粒歸倉的重要環節。為提高糧食烘干效率,代念清持續對龍臺鎮糧油烘干中心設備進行更新換代。
代念清回憶起今年年初在農行廣安分行的首次貸款說道:“想換設備時,是農行給我放了200萬元的‘惠農e貸’,緩解了我的資金壓力。”
農行廣安分行提早謀劃秋收支農工作,優化金融服務,豐富產品種類,并主動對接屬地農業農村局、金融辦等部門,開辟秋收支農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確保各類支農資金第一時間發放到農戶手中。
金融賦能種植業
近日,廣安區悅來鎮天臺村的早稻進入收割期。金色連片的稻田里,稻浪翻滾,稻香撲鼻,農機轟鳴作響,農戶們揮汗收割,處處呈現出一派繁忙而喜悅的豐收景象。
龍曉鳳是悅來鎮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然而,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她在春耕備耕期間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正當她一籌莫展之際,農行廣安分行通過“惠農e貸”產品助力其獲得了所需的貸款資金。這筆資金不僅解了她的燃眉之急,還讓她得以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糧食產量。
“農行提供的充足資金讓我擴大了種植面積。有了農行的支持,我的干勁更足了。”龍曉鳳感激地說。
年初,農行廣安分行客戶經理在走訪農戶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拜訪,隨后由客戶經理專門對接,迅速啟動調查程序,加快上報審批。經過綜合評估,為龍曉鳳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務方案,僅用5天就發放200萬元信用貸款,有效緩解了她的資金壓力。
該分行組織專業團隊深入田間地頭,走訪水稻種植大戶、制種企業以及相關農業合作社,通過與農戶和企業主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了水稻種植的周期、成本、收益以及制種中的技術要求、資金周轉特點等情況。為滿足水稻種植戶的資金需求,該分行加強產品創新,只要種植農戶提供土地承包經營權、種植合同等相關材料,便可直接申請貸款,貸款額度根據種植面積和往年收益情況合理確定。這一舉措有效破解了種植戶的農資采購資金難題,讓他們能夠放心地投入水稻種植。
農行廣安分行相關負責人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該分行將不斷探索供應鏈金融、綠色信貸等新場景,延伸服務觸角至產業鏈末端,讓更多稻香飄向四方,讓更多農民收獲希望與財富。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分行農戶貸款余額達33.35億元,服務農戶21329戶。今年以來,該分行已為5135戶農戶及種植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7.35億元,為廣安農業發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通訊員譚偉 李華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