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近年來,農行內蒙古錫林郭勒分行以金融之力深耕“三農三牧”主陣地,通過智慧場景創新、特色產業扶持、金融服務下沉,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草原產業鏈的每一個節點。
場景破局
從“活畜交易”到“鏈式服務”的數字蝶變
數字金融是鄉村振興的“加速器”。針對傳統畜牧業“活畜交易環節冗長、信息不對稱、資金流轉低效”的行業痛點,農行錫林郭勒分行率先破局,聯合第三方機構打造“智慧牛市”場景,通過數字化手段打通交易、結算、融資全流程,讓牧民“牽著牛羊來、拿著手機走”成為現實。
“過去賣牛要找中介、驗重量、談價格,一筆交易耗時大半天;現在在平臺上掛單,買家線上競價,錢直接打到卡里,省心又透明!”近日,錫林浩特市牧民李鳳和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感慨萬千,這也道出了“智慧牛市”的核心價值。
以場景為依托,該分行打通了畜牧業上下游“鏈式營銷”,即為上游農牧戶定制“惠農e貸”“商戶e貸”等信貸產品,為下游牛羊經紀人推出“活畜流通e貸”,實現從活體抵押融資到銷售結算的全鏈條覆蓋。
截至目前,“智慧牛市”已簽約商戶超2100戶,累計交易流量突破7.7億元。
農行錫林郭勒分行客戶經理向牛經紀人介紹智慧牛市交易平臺 農行錫林郭勒分行供圖
草業筑基
從“一根草”到“全鏈條”的產業升級
飼草是畜牧業的“生命線”。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必須夯實飼草產業根基。為此,該分行立足錫林郭勒盟“草原資源+特色種植”優勢,聚焦“種、加、銷”全鏈條,以金融力量助力草業從“分散經營”向“規模發展”躍升。
在毛登牧場,巴特爾畜源草業有限公司的3萬畝打草場正迎來豐收季。作為當地飼草料銷售、農牧民托管代養的龍頭企業,該公司負責人巴特爾曾為擴大托管代養規模犯難:“建廠棚、購設備需要資金,但缺乏有效抵押物,貸款難成了大問題。”
農行錫林浩特市團結支行主動對接,實地調研后,快速為其投放400萬元貸款,支持其擴建標準化廠棚、升級倉儲設施。
“現在托管規模從800頭擴大到2000頭,牧民省心,我們也能輻射更多牧場!”巴特爾開心地說道。
這只是農行支持草業發展的縮影。截至目前,該行已累計為全盟草業企業及農牧戶發放貸款超2億元。
奶業振興
從“傳統工藝”到“產業致富”的傳承創新
在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哈那烏拉嘎查,牧民賽很其木格的標準化廠房里,一罐罐馬奶酒(蒙古語“策格”)散發著醇厚香氣。
這位與“策格”相伴15年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曾因設備落后、產能不足而困于“小作坊”模式。“當時想擴大生產,但更新設備、建發酵罐需要錢,找銀行又怕門檻高。”賽很其木格回憶說。
農行錫林浩特市支行的“金融烏蘭牧騎”服務隊得知后,通過實地考察其經營狀況及信用記錄,迅速為其投放50萬元貸款,支持其購買生產設備、升級廠房。如今,賽很其木格的馬奶制品不僅走進周邊商超,更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年銷售額突破200萬元,還帶動十余戶牧民參與生產。
農業銀行錫林郭勒分行行長邴洪波表示,服務“三農三牧”是農行的初心使命,更是鄉村振興的責任擔當。
“我們不僅要做資金的‘供給者’,更要做產業的‘賦能者’、服務的‘貼心人’。”邴洪波介紹,該分行通過“金融烏蘭牧騎”流動服務隊,常態化深入嘎查(村)、牧場,開展“三農”金融大講堂、信用檔案建立、貸款現場受理等服務,年初以來累計走訪農牧戶超2萬戶,投放貸款超60億元。
從智慧場景激活產業鏈,到草業奶業賦能特色經濟,農行錫林郭勒分行正以金融之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通訊員陳超群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賀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