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和2018年是A股市場的“暴雷”年,前后有樂視網、*ST百特、*ST長生等一大批公司在短期內爆出重大違規事項或財務狀況后股價斷崖式下滑。
近期,又有一家公司被推上了風口浪尖,*ST凱迪(000939-CN)因不斷惡化的債務危機、實控人存在爭議、再加上公司供應商暴力要債,導致公司股價截至2018年7月30日已經持續21個跌停板,收盤報收1.71元(人民幣,下同),短期并無開板跡象。那么造成公司此次危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呢?
高負債導致債務違約31.71億元
*ST凱迪公司是以生物質發電為主營業務,兼顧風電、水電的清潔能源平臺型公司,一直以來公司維持高負債經營,長期資金鏈處于緊張狀態,公司一直有驚無險的在成長。不幸的是,自今年5月份公司中期票據違約導致信用評級被下調之后,*ST凱迪各類融資通道完全被阻斷,隨后面臨集中到期的債務,違約規模越來越大。最新公告顯示,目前*ST凱迪逾期債務共計31.71億元,逾期債務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比例為29.82%。
財華社查看*ST凱迪的財務報表后發現,公司截至2018年一季度總資產達377億元,按理來說不應該出現31.7億元的債務違約,但仔細分析后發現公司截至一季度,雖然總資產有377億元,可凈資產只有92億元,負債率約75%,明顯是高負債經營。最嚴重的是,公司賬上貨幣資金只有約12億元,但短期借款加上應付賬款就達71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約50億元,很明顯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出現問題。這也是為什么公司中期票據會違約了。
公司票據能出現違約,可見財務狀況問題嚴重程度已經到了不能掌控的階段。隨著票據違約、債務問題進一步惡化,*ST凱迪的供應商與公司發生了肢體沖突。
供應商上門討債
7月27日晚,網上流出一段視頻,顯示*ST凱迪會議室有打斗跡象,原以為是小股東和公司發生的沖突,但是后來據可靠消息稱,視頻中的畫面并非股東大會,而是前來討要債務的燃料供應商。
在公司的債主當中,除了規模較大的銀行、信托和一些其他的金融機構之外,再就是公司的燃料供應商,而燃料供應商中多數都是農民。幾萬、幾十萬對于大型金融機構來說不算什么,可是對于一些農民來說可能就是一年、甚至好幾年的收入,而這一部分人在沖動之下,發生肢體沖突也就在所難免。
除了上門要債之外,其他的一些客戶尋找法律途徑進行起訴。據統計,截至7月12日,*ST凱迪及全資子公司作為被告或被申請人的涉訴案件合計198件,其中標的額500萬元以上、已進入訴訟仲裁程序或已經收到民事裁定書的案件有26起。
據公司表示,目前正在全力籌措償債資金,如無法妥善解決,公司會因逾期債務面臨進一步的訴訟、仲裁、銀行賬戶被凍結、資產被凍結等事項。
其實,*ST凱迪后面所發生的債務違約或許早已經注定,為什么這么說呢?
2018年財務急劇惡化
高負債的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要現金流穩定,這樣才可以維持公司運轉,不然一旦資金鏈斷裂,后果不堪設想。從公司近幾個月公布的報表看,2017年公司虧損達23.8億元,2018年半年度預告凈利潤虧損5.8億元至7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28億元,明顯公司盈利能力在2018年繼續惡化。
凈利潤持續虧損導致的結果就是經營活動現金流的凈額為持續流出的狀態,一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流出3.6億元,如果一家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負數,那么就需要投資現金流凈額和籌資現金流凈額來“輸血”。然而,*ST凱迪2018年一季度投資現金流凈額流出2.7億元,籌資現金流凈額流出11.3億元,現金流量表的三項均為負數,公司明顯失去造血能力,進而在今年引發一系列債務問題。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發現*ST凱迪存在問題已經在2017年底出現苗頭,只是近期一系列違約事件將公司推向了風口浪尖而已。希望在未來,公司在使用杠桿的同時要綜合考慮,避免再陷入類似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