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具有豐富的套利策略,投資者可根據自身投資研究能力及風險偏好程度選擇相應的策略。目前市場上較為流行的套利策略有三種,即折溢價套利、日內波段套利、事件套利。
(1)折溢價套利策略
投資者針對ETF一級市場申購、贖回與二級市場買賣之間價差進行套利。當ETF二級市場價格(實時交易價格)與一級市場價格(實時計算的基金份額參考凈值IOPV)存在價差時,且該價差在覆蓋各項套利成本后仍有盈余,投資者可以利用ETF的一、二級市場聯動機制進行套利。套利成本主要分為交易成本和沖擊成本,其中的交易成本包括交易ETF的傭金和交易股票的傭金、印花稅和過戶費。
折溢價套利分為折價套利(買贖套利)和溢價套利(申賣套利)。當ETF二級市場價格低于實時參考凈值時,這種情況稱為“折價”。當ETF二級市場價格高于實時參考凈值,這種情況稱為“溢價”。
折價率=(實時參考凈值-市場價格)/實時參考凈值
當折價率大于套利成本時,投資者可以進行折價套利,即買入ETF份額并贖回得到一籃子股票,而后賣出股票。
溢價率=(市場價格-實時參考凈值)/實時參考凈值
當溢價率大于套利成本時,可以進行溢價套利,即買入一籃子股票并申購ETF份額,而后賣出ETF份額。
投資者在實際操作折溢價套利時,面臨一籃子股票的買賣、ETF的申贖和買賣等大量操作,而盤口折溢價變化較快,套利機會轉瞬即逝,要求投資者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一系列交易。一方面,任何一個環節的延遲都會增加頭寸風險暴露時間;另一方面,大量交易操作和緊迫的時間窗口也會帶來不可忽視的沖擊成本。同時,申購ETF所需資金量較大,且存在贖回股票無法及時賣出等風險。因此,套利參與者一般為專業能力較強、資金體量較大的投資者。對于跨境ETF產品,因為采用全現金替代的申贖機制進行折溢價套利時資金占用較高,且對沖復雜,再疊加時區和匯率的影響,技術壁壘較高,所以參與機構相對較少。
折溢價套利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比較ETF二級市場價格和實時參考凈值,尋找明顯的折價或溢價機會。
(2)計算預期套利收益。注意扣除交易成本,如印花稅、傭金等。
(3)進行套利:折價時買入ETF并贖回;溢價時買入成份股并申購ETF。
(4)按計劃完成交易,注意控制風險。
折溢價套利對程序化交易體系要求較高,需要能夠快速捕捉價格差異,精準計算套利空間,并進行大額申贖操作。此外,不同ETF之間套利效果也有差異,投資者需選擇溢價折價效應更明顯、跟蹤誤差更小的ETF作為套利標的。
選自深圳證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編著的《深交所ETF投資問答》(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24年版)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