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港交所歷史上第一位非香港土生土長的行政總裁,來自內地的背景讓媒體的“聚光燈”始終聚焦于他。
李小加執(zhí)掌港交所8年,港交所在這8年間不斷創(chuàng)造歷史:互聯(lián)互通取得巨大進展,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相繼開通;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25年來最大變革,新的上市制度4月30日正式生效,小米等“同股不同權”公司開始赴港上市……
5月4日,李小加在香港接受了中國證券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在他看來,GDP僅有2萬多億港元的香港,擁有一個近35萬億港元總市值的資本市場,無疑是一個“小身體”戴著一頂“大帽子”,也意味著香港資本市場存在天然的不穩(wěn)定性。港交所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適應與調整,才能保持和鞏固自身優(yōu)勢,這也是近年來港交所不斷改革的初衷。
港交所的特殊角色
“一般的市場都是背靠本地經(jīng)濟,經(jīng)濟體量的大小,決定了有多少公司會在這上市,GDP和上市公司市值的比例一般是1:1左右。香港是一個很獨特的市場,香港只有2萬多億港元的GDP,可是我們這兒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差不多是35萬億,這么小一個GDP頂了這么一頂大帽子,天然就是不穩(wěn)定的。”因此,香港資本市場實際上是承載了遠遠超于這個市場之內的經(jīng)濟體的資金和融資需求。李小加認為:“來這兒上市的公司,來這兒的錢,都是自由流動的,我們沒有任何天然的權力讓它來這兒。那作為一個小身體,你真想撐住這個大帽子,不要一會倒了,一會跑了,一會來了,一會不來,就意味著你要不斷的調整你的支點,你這個支點一定要放在最有利的地方。”
李小加表示,對這個市場有充分認識后,就不應該有一種天然就應該怎樣的心態(tài)。“香港天生缺乏這種天然對別人的支配能力,我們只能靠自己創(chuàng)造吸引力,讓人家愿意來而且愿意持續(xù)地呆在這兒。如果情況稍微有什么變化的時候,我們能夠迅速地去適應改變,讓人家有理由繼續(xù)待在這兒。”
“這個市場必須要有一個不斷適應的能力,才能讓這個小小的身體通過不斷地調整,牢牢地把這個大帽子頂在身上。同時,這個小身體必須永遠抱有一種危機感和使命感,我的使命就是要頂住這個大帽子。”李小加說。
不僅是香港,港交所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就非常特殊。李小加表示:“港交所是三個角色集于一身,既是監(jiān)管者,又是一個市場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港交所本身也是個上市公司。這其中既有監(jiān)管利益,又有公共利益和商業(yè)利益。三者利益有一個做不好都不行,互相之間怎么找到有機的平衡,是一個非常有挑戰(zhàn),但是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
改革值得多花時間
理解了香港與港交所的特殊角色,就不難發(fā)現(xiàn),港交所雖然在近幾年成功推出多項重大改革,但這些改革往往都是異常艱難地才能推進下去。僅上市改革一項,從拒絕阿里巴巴到新的上市制度出臺,中間就歷時超4年。
在李小加看來,港交所最大的挑戰(zhàn)是如何凝聚市場共識、以理服人。“我們看上去似乎很強大,但在我們這個市場,推動任何改革都必須靠巨大的市場說服力和市場信用。我們手中的工具有限,只能靠擺事實、講道理。”
回顧當年的阿里巴巴事件,李小加表示:“當時在阿里巴巴這個事情上,可以看到整個市場的意見是空前不一致。大家都知道香港作為一個經(jīng)濟體,作為一個市場,失去這樣的機會,損失是非常直接和可惜的。但回過頭來看,實際上我們不用太在意損失了什么,因為這次新經(jīng)濟發(fā)展的大潮流才剛剛開始,中間差了一兩波并不要緊。”
“在上市改革這一重大問題上,我們必須在堅持程序正義、市場公平和投資者保護等大原則的前提下,凝聚市場共識,與市場各方一起制定規(guī)則。”
制度的安排是不能朝令夕改的,李小加認為,從這一角度來看,多花一點時間和成本都是值得的。“表面上看,香港效率似乎比較低,做事情時間很長,但是實際上是因為我們所做的改革是對規(guī)則的改革,需要極其嚴肅,改革完以后要得到市場廣泛的接受,經(jīng)得起時間和市場的考驗。”
下一步改革更難
“任何一個大的改革,時機到了,就很容易順水推舟。如果時機還沒到,你靠硬推是推不了的。所以說,要不斷注意市場和利益取向的變化,使得大家在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棋盤正在往一個新的方向走的時候,能夠早點把棋子擺下去,使得很多的事情能夠水到渠成。不能等大家都知道這個潮流之后,臨時去挖渠和去做水利工程,這就太晚了。”李小加認為,互聯(lián)互通、上市改革等問題實際上都是未雨綢繆、水到渠成的結果。
據(jù)了解,此前港交所的《2016-2018戰(zhàn)略規(guī)劃》中的深股通、債券通等工作基本已順利完成。對于下一個三年戰(zhàn)略規(guī)劃,李小加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目前港交所新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正在制定之中。
不過,李小加強調,下一個三年戰(zhàn)略規(guī)劃非常難制定。“我們運氣很好,過去的三年戰(zhàn)略規(guī)劃,基本上三年前說的事后來都做到了,似乎給別人一種錯覺——你們看得很準。但實際上事前很難全都看準,規(guī)劃能否實現(xiàn),有不少運氣的成分。”
李小加坦言,規(guī)劃是基于現(xiàn)狀做出的對未來的最佳判斷,這個判斷一定要動態(tài)地進行執(zhí)行和調整,而且越到后邊越不一定看得準。“比如說在一條河上一個橋都沒建的時候,你去建個橋,這是大概率不會出錯的。但如果河上已經(jīng)建了七、八個橋,下次還要建橋就會非常難決策。未來要建什么橋,火車橋、公路橋還是什么隧道,很多東西你不一定看得準。”
對于這些年的成績,如果要打分,能給自己多少分?對此,李小加表示,自己給自己的成績打分肯定是不客觀的,但如果給自己的努力打分,他認為可以接近滿分。
20:18 | 寧波市證券期貨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多方開展... |
20:11 | 中信消費金融亮相“金融集市” 未... |
20:09 | 京東健康聯(lián)合多家三甲醫(yī)院開展秋季... |
20:08 | 京東健康再拿下一款GLP-1新藥 全網(wǎng)... |
20:07 | 量子之歌2025財年Q4及全年財報:完... |
20:06 | 河南空天產業(yè)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 |
19:59 | 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等在蘇州... |
19:58 | 華潤電力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成立... |
19:51 | 同宇新材: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部分... |
19:51 | 興業(yè)股份:2025年半年度權益分派實... |
19:51 | 山東礦機:關于對外投資設立控股子... |
19:50 | 科思科技:關于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wǎng)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wǎng)站電話:010-83251800 網(wǎng)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