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保監會披露了今年上半年保費數據,人身險業務收入增速不容樂觀。《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今年上半年人身險業務的保費增速和賠付增速呈現兩極分化。其中,保費同比增速下降至0.4%,創下2019年以來的上半年增速新低;與此同時,賠付額同比增長24%,創出2017年以來上半年增速新高。
今年1-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為21070億元,同比增速為0.4%。與之相比,2019年和2020年同期人身險保費增速分別達到16.05%和6%。
從不同險種的貢獻來看,壽險保費大幅拉低了人身險整體保費增速。今年上半年,壽險保費為15301億元,占人身險比重72.6%,同比下滑2%;健康險保費為5136億元,占比24.4%,同比增長7.9%;人身意外傷害險保費633億元,占比3.0%,同比增長5.5%。不難看出,今年健康險獨挑大梁,增速遠高于壽險,但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多位險企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人身險賠付增速較高,主要源于去年賠付基數較低。保費增速放緩,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擾動:一是受疫情影響,居民收入不穩定性增加,消費者對保險的購買力下降;二是險企優化代理人隊伍,代理人脫落率增高,拉低了新單保費增速;三是惠民保等新型產品大面積普及,雖然提升了消費者的保險意識,但也擠壓了壽險、健康險市場需求;四是險企主推的產品與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存在錯位。
對于今年人身險業務持續低迷的表現,多位險企管理層人士歸因于供需錯配、險企轉型效果未現、人力下滑、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諸多因素。
平安人壽董事長丁當近日在第六屆國際保險節上表示,近年來保險業面臨巨大挑戰。一是保費增速急降;二是人力下滑;三是壽險品質惡化。在巨大壓力下,大中小型壽險公司都在尋求轉型,以提升質量、迭代產品、培養精英、科技賦能、模式變革、構建生態。截至目前,雖然轉型聲勢浩大,但績效未現,原因是“大勢變了,客戶變了,時代變了”。
在行業保費增速整體表現低迷的背景下,頭部險企的市場份額也進一步下滑。今年上半年,平安壽險、中國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合計實現保費收入9410億元,占市場份額47.6%,較2020年年末的49.04%下滑1.4個百分點。
對此,中小險企在渠道、產品、人力、運營等方面加速轉型,大型險企也在通過轉型升級以擺脫經營困境。
在近期召開的2021年上半年作會議上,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濱表示,下半年要聚焦發展質量,以更大力度推進轉型升級。要堅定推進商業模式升級,升級產品服務體系,重點在“健康險+醫療健康服務”“養老金融產品+養老養生服務”“責任保險+社會治理服務”“三農保險+普惠金融服務”等方面做文章下功夫。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21:51 | 盈康生命:公司業務暫未直接涉及外... |
21:51 | 中汽股份:公司會持續努力提升經營... |
21:51 | 光線傳媒:公司始終關注數字經濟趨... |
21:51 | 樂歌股份:公司暫沒有“騎馬椅”相... |
21:51 | 長盛軸承:公司的自潤滑軸承可以應... |
21:51 | 天華新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 |
21:50 | 華測檢測:暫未使用IMU傳感器測試... |
21:50 | 金風科技:公司對外合作情況以公司... |
21:50 | 中信出版:公司持續引進全球優質版... |
21:50 | 北新建材: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 |
21:50 | 泰勝風能:公司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 |
21:50 | 何氏眼科:公司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