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全國乘用車市場聯席會公布了2月份汽車銷量數據。
2月份,全國狹義乘用車銷量252,308輛,同比下跌78.5%。1-2月累計銷量1968269輛,同比下跌41%。
乘聯會分析稱,2月零售偏低是春節提早的季節性影響及疫情沖擊車市影響的綜合體現。但2019年2月因春節因素同比下降19%,今年則同比下跌78.5%。說明今年疫情影響下的車市嚴重異常,疫情因素的影響遠大于春節因素的干擾。
自春節放假開始,全國各地經銷商零售基本閉店、全面停止銷售服務運營,因此絕大部分經銷店2月前三周的零售銷量基本為零。
2月廠家批發銷量21.79萬臺,同比去年2月下降82%,環比1月下降86%。1-2月累計批發銷量181.57萬臺,同比下降43.8%。
由于廠家庫存低、交通物流受阻、經銷商復工率和客戶到店率仍處在低位,加之2月廠家不考核經銷商銷量,經銷商進貨積極性也不高,因此2月的廠家批發異常偏低,但經銷商的庫存延期、資金周轉壓力仍然存在。
2月乘用車生產21.5萬臺,同比19年2月下降80.6%;1-2月累計生產160.7萬臺,同比下降47.8%。
2月狹義乘用車廠商綜合銷量方面,排名前三分別為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吉利汽車。上汽通用被吉利擠到第4。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奔馳由于開工較早,作為豪華品牌竟在銷量上殺入前十,為第8位,這是前所未有的。
具體銷量上,2月,上汽集團汽車銷量4.73萬輛,去年同期為36.29萬輛,同比下降86.95%;1-2月累計汽車銷量為44.76萬輛,同比下降54.07%。2月份,上汽集團實現整車出口及海外零售量超21000輛,同比增長32%,1-2月累計零售突破45000輛,同比增長約20%,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吉利汽車2月銷量為2.12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約75%。其中,領克品牌銷量2066輛。
奇瑞汽車2月份銷量7,099輛,同比下滑80%,與行業水平一致。但出口量8,419輛,同比增長39.9%。
比亞迪2月份銷量5501輛,同比下滑79.5%。其中,燃油車銷量2698輛,新能源車銷量2803輛。
海馬汽車2月份的產銷快報顯示,當月其汽車生產量為0,銷量僅為134輛(全部為SUV),同比下滑92.88%。
豐田汽車在華2月銷量同比下滑70.2%,但未公布具體數據。根據2019年2月豐田在華銷量為68039輛(不含雷克薩斯),則2020年2月份為2萬輛左右。
馬自達2月在華銷量為2,430輛。其中,一汽馬自達銷量為1,253輛,長安馬自達銷量為1,177輛。2020年1-2月,馬自達的累計銷量為23,393輛。兩大渠道1-2月銷量情況分別為:一汽馬自達銷量為8,792輛,長安馬自達銷量為14,601輛。
本田2月在華銷量為11288輛,同比下滑85.1%。其中廣汽本田7485輛,同比下滑81.5%;東風本田3803輛,同比下滑89.3%。
綜合現代汽車集團、韓國券商研報等提供的數據,2月份現代在中國市場的批發銷量為2000輛,同比下降達94.7%。2月份,現代汽車全球銷量為27.5萬輛,同比下降13%,并創下十年來最低月度銷量。
高檔品牌方面,奔馳、寶馬、奧迪三家主流制造商皆未官方公布銷量。通過乘聯會數據的銷量前十廠商統計顯示,北京奔馳銷量為11272輛。
2月份,沃爾沃在華銷量僅為1205輛,同比下滑81.5%。
捷豹路虎2月在華銷量下滑85%。
3月5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近期全國消費市場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市場銷售觸底回升。其中,汽車反彈較為明顯,環比增幅達14.8%。
乘聯會預計3月乘用車銷量或同比下滑36.4%,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則預計同比下降約50%,均較2月的80%同比有明顯收窄。
乘聯會分析稱,按照正常的4月末解除疫情判斷,目前看2月車市低迷超預期,3-4月的車市回暖速度較慢,5月后預計恢復正常。
如果國家層面沒有強力的刺激政策,則2020年車市的負增長幅度可能進一步加大,比前期的下滑5%的預期再下調3個百分點。目前預計2020年零售預測為同比下滑8%。2019年末的預期是2020年增長1%。
20:02 | 濟民健康攜手達博生物打造多靶點新... |
20:00 | 迪哲醫藥舒沃替尼片納入最新版NCCN... |
19:58 | 美團訂單量再創新高 微信社交裂變... |
19:57 | “美好生活、書香中國”城市行廈門... |
19:38 | 影石創新在美“337調查”初裁勝訴 |
19:37 | 國窖1573冰·JOYS“靈感發酵局”登... |
19:32 | 懂車帝AI全景圖首次亮相 推動AI深... |
19:30 | 盈新發展成為“贛超”總冠名商 |
19:29 | 全球用戶共繪“熱愛為伍” 嵐圖FRE... |
19:22 | 科創板改革“1+6”配套業務規則落... |
18:08 | 中國人保健康2025年客戶節彩虹跑活... |
16:56 | 上交所發布科創成長層指引 新注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