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漲聲一片,被上游及消費者夾在中間的中下游企業無疑是漲價浪潮下最無奈的一方。
究其原因,上游企業掌握原材料的價格大權,輕松地將漲價壓力傳導至中下游,而直面消費者的中下游卻不敢輕易漲價,因為“怕漲價失去客戶”。
中下游的無奈恰恰反映了當下部分制造企業的劣勢。雖然中國已經是制造業大國,制造業總量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但是制造業“大而不強”,與制造強國差距明顯,反映出來主要有以下表現:
一方面產業結構不合理。從生產的角度來看,很多中小企業結構性、地區性生產過剩較為明顯,產品屬于高消耗、高成本,對外技術依存度較高,自主開發能力弱,若失去價格方面的優勢,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另一方面,產品附加值不高。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部分企業采用貼牌生產方式,處在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這有歷史的原因和客觀環境因素,但是伴隨制造業總量不斷提升,原創性、顛覆性、變革性技術依然成果不多,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以蘋果手機為例,作為全球生產的產品,除了在美國研發設計之外,還涉及全球100多家供應商,中國也是制造鏈上的一環。但是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披露,每賣出一臺iPhone手機,蘋果公司就獨占近六成的利潤,而中國僅獲得約1/20的錢。
正是存在這些劣勢,在原材料的漲價浪潮下,部分中下游企業顯得相當“狼狽”,乃至元氣大傷。但是,在記者的調研中也發現,部分企業卻顯得從容。
這些從容的企業的經驗大致類似。一是提高企業風險意識,做足困難的預判、準備,利用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鎖定遠期成本,使不確定性的風險降至較低水平。
記者發現,這一風險對沖工具在中大型企業、上市公司中普遍,而仍有相當部分的企業對于套期保值仍不熟悉,未來可以對這一工具加以學習使用,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選擇鎖定未來價格,來對沖成本上升帶來的風險。
二是愿意投入資金進行創新,或是提高生產效率,或是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的議價能力。產品附加值升高了,在面對原材料漲價的沖擊下,企業的容錯率也更大。這也是當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大背景下,微觀經濟主體的共同目標。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中下游企業應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希望有關方面能出臺大宗原材料的價格監管和價格平衡機制,堅決打擊亂漲價行為。同時要增強我國在國際大宗商品的采購供應能力,確保國內供應鏈安全和穩定。
21:51 | 盈康生命:公司業務暫未直接涉及外... |
21:51 | 中汽股份:公司會持續努力提升經營... |
21:51 | 光線傳媒:公司始終關注數字經濟趨... |
21:51 | 樂歌股份:公司暫沒有“騎馬椅”相... |
21:51 | 長盛軸承:公司的自潤滑軸承可以應... |
21:51 | 天華新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 |
21:50 | 華測檢測:暫未使用IMU傳感器測試... |
21:50 | 金風科技:公司對外合作情況以公司... |
21:50 | 中信出版:公司持續引進全球優質版... |
21:50 | 北新建材: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 |
21:50 | 泰勝風能:公司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 |
21:50 | 何氏眼科:公司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