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俊 見習記者 靳衛星
港股醫藥板塊連續上漲。10月10日-10月14日及10月17日-10月19日,港股通醫藥ETF漲幅分別達5.01%、4.02%;港股創新藥ETF漲幅分別達5.26%、3.85%。個股方面,本周以來截至10月19日收盤,科濟藥業漲超20%、德琪醫藥漲超13%、昭衍新藥漲超9%。
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吳太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港股醫藥板塊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調整力度較大,目前估值已經進入長期配置的區間范圍。從業績層面來看,港股醫藥板塊業績處于觸底恢復期,但二級市場上仍然保持較高景氣度,未來可期。”
利好政策疊加三季報預喜
對于港股醫藥板塊出現拉升的原因,吳太偉向記者表示,一方面,政策的方向性指導提升了醫藥行業的地位;另一方面,近日多家醫藥公司三季度預告陸續發布,基本面持續向好。2022年前三季度,藥明康德預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1.87%,凈利潤同比增長107.12%;昭衍新藥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約144.8%-164.8%;江中藥業預計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約45%,凈利潤同比增長約12%。
“當下醫藥板塊處于歷史估值低位,且機構持倉比例較低,隨著相關政策的支持,醫藥板塊的市場情緒將進一步迎來修復。”成都特威麟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藥品注冊和臨床開發負責人陳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港股醫藥板塊內領漲的多為高估值和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個股。”
吳太偉向記者表示,“對于藥企來說,二級市場的表現代表了企業的想象空間,譬如其產品競爭力、管線豐富程度、商業化能力以及企業對于未來發展方向的判斷等。雖然港股中很多藥企存在高估值和尚未盈利的情況,但市場更看中其產品競爭力和后續商業化能力。當然,醫藥行業是一個高壁壘高門檻行業,對于板塊內高估值和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希望投資者鑒別清楚企業真正的研發能力與未來成長空間后,再理性做出投資選擇。”
創新藥將迎發展機遇
在眾多高估值和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中,創新藥研發占據重要地位。近年來,中國創新藥臨床和授權交易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但創新藥的研發存在研發周期長、研發費用大、研發人才密集程度高、產品失敗率相對較高等特點。某投資機構投資總監向記者表示,創新藥研發生產非常燒錢且失敗率極高,如何提高研發效率、降低時間成本和盲選投入,是整個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吳太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相關政策的逐步完善,資本及人才等投入不斷增加,我國新藥研發已進入全新的時代。預計未來上市新藥數量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一些全球前沿的創新技術將實現從0到1的突破,我國醫藥創新能力也將顯著提升。”
一位分析師也表示,當下,創新藥估值處歷史較低區間,長期基本面堅定向好,創新轉型成果正在逐步落地,創新產品和研發技術依然是醫藥賽道的核心競爭力。從需求端看,中國醫療保健需求不斷擴大,創新藥需求有望逐步釋放。中長期來看,醫藥行業特別是創新藥產業具有確定和深遠的積極意義。預計我國創新藥行業將持續提升源頭創新能力,充分凸顯國際化潛能。
東吳證券認為,隨著國內政策以及情緒的修復,曾“趴在底部區間”的眾多生物科技公司將迎來巨大機遇。彈性大、漲幅高一直是創新藥行情的特點,篩選優質創新藥企業,及時抓住底部機遇,提前規劃布局以等待重要催化劑的到來,是當前資金布局創新藥的重要方式。
(編輯 上官夢露)
20:18 | 寧波市證券期貨業協會聯合多方開展... |
20:11 | 中信消費金融亮相“金融集市” 未... |
20:09 | 京東健康聯合多家三甲醫院開展秋季... |
20:08 | 京東健康再拿下一款GLP-1新藥 全網... |
20:07 | 量子之歌2025財年Q4及全年財報:完... |
20:06 | 河南空天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 |
19:59 | 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等在蘇州... |
19:58 | 華潤電力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成立... |
19:51 | 同宇新材: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部分... |
19:51 | 興業股份:2025年半年度權益分派實... |
19:51 | 山東礦機:關于對外投資設立控股子... |
19:50 | 科思科技:關于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