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雨瑤 陳紅
6月9日,化學制品、醫療服務、生物制品、中藥、醫藥商業多個板塊聯動效應明顯。概念板塊中,減肥藥、創新藥、阿茲海默、肝素概念集體飄紅,引發市場對醫藥行業基本面的廣泛關注。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主要受到幾方面因素的驅動。首先,全球對醫療健康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其次,各國政府加大對醫藥行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推動了創新藥物的研發和市場準入;再者,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慢性病發病率的上升,增加了對醫藥產品的長期需求。此外,技術進步如生物技術的發展也為醫藥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細分領域中,創新藥無疑是最近二級市場的關注焦點。日前,多家上市公司藥品獲國家藥監局批準納入優先審評品種名單,股價也都創下階段性新高。例如,河北常山生化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山藥業”)是國內肝素龍頭,近年來,用于減重的“GLP-1類”藥物突然爆火,給常山藥業帶來新的看點。隨著今年A股創新藥板塊的走強,常山藥業股價一路攀升,年內累計漲幅已超160%。
今年以來,創新藥產業迎來歷史性時刻。5月2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集中批準11款創新藥上市,其中7款為1類創新藥。
國內企業也在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日前召開的2025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上,中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展示了自研抗癌藥“得福組合”的突破性肺癌臨床數據,治療中位時間從7.1個月提升至11.0個月,風險降低30%,國產創新藥再次迎來里程碑式突破。
與此同時,國產創新藥出海還在不斷創下新紀錄。今年5月份,港股公司三生制藥宣布,公司及附屬子公司沈陽三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沈陽三生”)、三生國健藥業(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與輝瑞公司(以下簡稱“輝瑞”)簽署協議,將向輝瑞獨家授予公司自主研發的突破性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國內地)的開發、生產、商業化權利,同時保留中國內地的權益。
據披露,此次三生制藥與輝瑞就該款藥物的授權協議總額高達60.5億美元,已經打破了此前國產創新藥產品出海創下的紀錄。
此外,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25年醫藥行業正迎來“價值重塑期”。國內藥企通過license-out(對外許可)模式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技術授權交易日益頻繁。以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頭部企業,憑借創新管線在海外臨床及商業化合作中取得關鍵突破,推動板塊估值中樞持續上移。
政策也在持續助推創新藥產業發展。2025年1月17日,國家醫保局在“保障人民健康 賦能經濟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加大力度支持創新藥發展。
地方層面,4月7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5年)》提出,支持創新醫藥產業發展,持續激發創新醫藥企業整體活力,推動萬億元醫藥健康產業再上新臺階。
東吳證券發表研報稱,2025年將成為中國創新藥行業爆發式增長的元年,三大核心因素驅動行業進入至少3年的上行周期:一是創新藥重磅BD交易持續落地,首付款屢創新高;二是頭部企業將于2025年實現扭虧,行業盈利拐點顯現;三是國內創新藥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東吳證券預測,2030年我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4.1%。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展望醫藥行業后市,發展前景看好。一方面,不斷增長的健康意識促使消費者對高質量醫療服務和產品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政策的支持和技術的進步將持續推動醫藥行業的創新發展。同時,國際化進程加快也將為醫藥企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不過,行業內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只有那些能夠持續創新并有效控制成本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編輯 上官夢露)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