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央行發布的《2018年度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有不少有利條件。全球經濟總體仍延續復蘇態勢,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潛力,韌性較強,宏觀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同時,中國經濟平穩運行也面臨一些挑戰。全球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減弱,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內生增長動力有待進一步增強。貨幣政策有較大空間,但也面臨艱巨挑戰。
展望下一步貨幣政策,《報告》表示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強化逆周期調節,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在多目標中實現綜合平衡。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和機制,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在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和發揮好資本市場功能三者之間,形成三角形支撐框架,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通過專欄的形式解釋了何為“穩健”的貨幣政策。《報告》稱,“穩健”強調了貨幣政策應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增強前瞻性、靈活性、針對性,強化逆周期調節,同時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保持貨幣條件與經濟平穩增長及物價穩定的要求相匹配,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并不意味著貨幣條件維持不變,而是要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動態優化和逆周期調節,適度熨平經濟的周期波動,在上行期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在下行期對抗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從數量上看,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應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大體匹配;從價格上看,利率水平應符合保持經濟在潛在產出水平的要求。”《報告》稱。
此外,《報告》再次強調不會實施量化寬松(QE)。《報告》表示,當前,我國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導,貨幣政策傳導的中樞在銀行,央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的市場化方式,激勵和調節銀行貸款創造存款貨幣的行為是有效的,貨幣政策仍有很大空間,央行大規模從金融市場上購買國債等資產意義不大,沒有必要實施所謂量化寬松(QE)政策。下一階段,央行將繼續根據經濟金融發展和金融宏觀調控需要,不斷完善人民幣發行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并以此促進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1:16 | 一彬科技:關于歸還暫時補充流動資... |
21:16 | 渤海輪渡: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21:16 | 長盈精密:關于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 |
21:16 | 超研股份:關于首次公開發行網下配... |
21:16 | 誠達藥業:關于部分首次公開發行前... |
21:16 | 頂固集創:公司本次回購股份計劃已... |
21:16 | 飛鹿股份:關于提前贖回飛鹿轉債的... |
21:16 | 福然德: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 |
21:16 | 光格科技:首次公開發行戰略配售限... |
21:16 | 恒鋒工具:關于不提前贖回鋒工轉債... |
21:16 | 金陵體育:關于金陵轉債即將停止轉... |
21:16 | 蕾奧規劃:關于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