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減排達標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推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80萬輛,約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1月份至5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6.7萬輛和95萬輛,同比均增長2.2倍,市場滲透率達到8.7%,增長勢頭強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在第十一屆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從當前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來看,加之“雙碳”目標的驅動,政府會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預計未來五年電動車產銷增速均保持在40%以上,到2025年,新車占比將突破20%,或達到更高水平。
川財證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張天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利于我國“雙循環”經濟的新發展格局,有助于推動有效投資、刺激內需消費、促進產業升級、擴大開放合作。經過二十余年的深耕細作,我國已經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產業化,當前的銷售量、保有量均位居全球首位,在擴大內需消費、催生新基建投資需求的同時,也為國際領域的開放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可以看出,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之下,我國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傳統車企面臨著來自造車新勢力以及其他跨界企業的沖擊,對于汽車行業整體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行業發展的新動力,既是推動和引領汽車行業技術進步的著力點,又是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除了對于汽車產業鏈本身的帶動作用以外,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應用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也具有重要意義。
張天楠認為,對于車企而言,為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一是要通過技術路線減排,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排產和銷售占比;二是要通過增效減排,提高發動機的性能和效率、推動車身輕量化、提高尾氣處理標準等方式,促進汽車的節能減排。
“車企可以從技術路線、治理路線、市場路線等三方面做好減排達標工作。”中關村發展集團高級專家董曉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技術路線是提高續航里程,從電機、電池及電控管理系統等方面優化性能指標,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治理路線是要加強產業鏈的綠色化、智能化,從降低行業總能耗角度出發,降低整個汽車產業鏈的碳排放;市場路線是通過碳交易市場等手段對碳排放起到激勵約束作用。
下一步汽車行業需要往哪些方向發力?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日前在第十一屆中國汽車論壇上給出了答案:一是提升全產業鏈水平,實施強鏈補鏈行動,加快補齊車用芯片關鍵技術材料和軟件等傳統短板;二是加快產業轉型發展,確定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三是努力推動品牌向上,支持汽車協會實施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持續開展“看見中國汽車品牌巡禮全國行活動”;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研究制定汽車產業低碳發展技術路線圖。
21:51 | 盈康生命:公司業務暫未直接涉及外... |
21:51 | 中汽股份:公司會持續努力提升經營... |
21:51 | 光線傳媒:公司始終關注數字經濟趨... |
21:51 | 樂歌股份:公司暫沒有“騎馬椅”相... |
21:51 | 長盛軸承:公司的自潤滑軸承可以應... |
21:51 | 天華新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 |
21:50 | 華測檢測:暫未使用IMU傳感器測試... |
21:50 | 金風科技:公司對外合作情況以公司... |
21:50 | 中信出版:公司持續引進全球優質版... |
21:50 | 北新建材: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 |
21:50 | 泰勝風能:公司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 |
21:50 | 何氏眼科:公司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