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8月22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至7月份,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6133家,同比增長14.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673.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4%。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實現兩位數增長,顯示出外資對中國市場投資意愿依舊強烈,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吸引力持續釋放。
在付一夫看來,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快速增長緣于多方面因素。首先,得益于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接連出臺,不斷釋放積極信號;其次,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效率不斷提升,給外資企業更多信心;最后,我國處于產業升級關鍵期,高端制造、數字經濟等領域發展前景廣闊,為外資提供了新的投資機遇。
付一夫認為,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對后續吸引和利用外資意義重大,向外界傳遞了積極信號。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還能帶動上下游產業鏈投資,促進產業集聚,形成良性循環,助力我國更好地優化外資結構,提升利用外資質量。
具體從行業看,1月份至7月份,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210.4億元人民幣,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3362.5億元人民幣。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373.6億元人民幣,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化學藥品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46.8%、42.2%、37.4%、25.5%。
從來源地看,東盟地區實際對華投資增長1.1%,瑞士、日本、英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63.9%、53.7%、19.5%(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
“高技術產業引資成果亮眼,尤其是電子商務服務業、航空航天器等領域增長迅猛,反映出我國產業升級趨勢對外資的吸引力;同時,我國外資來源地更趨多元化,國際合作空間進一步拓展。”付一夫說。
談及如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宋思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繼續完善外資政策體系,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并加大政策落實力度,確保各項優惠政策和便利措施能夠真正惠及外資企業;二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營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同時,拓寬外資企業融資渠道,促進人員往來和貿易便利化;三是繼續打造好“投資中國”品牌,可針對不同投資來源地制定差異化引資策略,加大項目撮合對接力度,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建立外資企業再投資項目庫,推動重大和重點外資項目落地;四是發揮好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的示范引領作用,擴大制度型開放,賦予開放平臺更多先行先試政策,吸引更多外資集聚。
展望未來,付一夫認為,從中長期看,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具備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產業體系以及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等優勢,將持續吸引外資。隨著更多開放政策落地,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等領域將迎來更多外資流入;同時,外資來源地多元化趨勢將繼續加強,這將推動吸收外資規模增長與結構優化,實現量質齊升。
21:49 | 蘇寧環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
21:49 | 斯萊克:不存在逾期擔保 |
21:49 | 京基智農:公司及下屬公司無任何逾... |
21:49 | 金地集團:公司無逾期擔保 |
21:49 | 維業股份:公司及子公司無逾期對外... |
21:49 | 華伍股份:選舉職工代表董事 |
21:49 | 萬德斯:補選董事候選人 |
21:49 | 佳云科技:聘任公司董事會秘書 |
21:49 | 中環環保:公司無逾期的對外擔保事... |
21:49 | 白云電器:不存在逾期擔保情況 |
21:49 | 居然智家:公司累計對外擔保數量 |
21:49 | 賽微微電: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