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9月9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意見》有關情況。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靜在會上表示,《意見》是適應體育產業發展新趨勢作出的新部署,為下一階段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意見》一共提出20條舉措,主要有三個突出特點:
一是總體發展目標清晰。在宏觀層面上,提出到203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7萬億元。在微觀層面上,提出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企業和體育賽事,這既是發展目標,也突出表明做強企業和賽事,是實現7萬億元目標的重要著力點。
二是下決心做強體育消費市場。圍繞高質量這一主題,聚焦好產品、好服務、好體驗,一方面,加大高水平賽事活動、戶外運動內容、優質體育用品供給,加快培育經營主體,提高供給能力;另一方面,重視消費需求和消費體驗,積極豐富消費場景和活動,鼓勵各地推出惠民舉措,穩步擴大消費群體,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三是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切實增強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既強調增強人才、金融、場地等要素的支撐力度,又強調行業融合、區域協調、數字賦能等創新舉措,為體育消費持續擴大提供堅實基礎,為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近年來,我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體育消費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升級,新興業態加速興起,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表示,下一步,將圍繞以下重點方面開展工作:
增加優質供給,豐富消費場景。打造高質量賽事IP,繼續培育和引進國際頂級賽事,同時大力發展馬拉松、網球、攀巖等自主品牌賽事。深化“體育+”融合發展,推動體育產業集聚區的建設,營造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消費場景。發展數字體育新業態,開發智能健身裝備、虛擬現實運動及在線健身課程,拓展消費的時空邊界。
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加強場地供給,推動更多的場館向社會開放,持續推進群眾身邊“小而美”的全民健身場地的設施建設,“十五分鐘健身圈”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圈圈相融,深入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的活動,提升參與體育運動的便捷性。建立科學系統的體育消費統計,精準把握消費趨勢。
落實優惠政策,激發消費活力。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發放體育消費券、消費滿減等優惠活動,工會會費支持職工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或觀看賽事,降低運動成本。鼓勵體育科技創新,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探索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適合體育消費的信貸和保險等金融產品。
21:28 | 百川股份:目前產線未生產固態電池 |
21:28 | 銅冠銅箔:公司已開發出不同規格強... |
21:28 | 克明食品:公司將繼續開發新客戶 ... |
21:28 | 海峽股份:公司未開通黃巖島航線 |
21:28 | 聯化科技:公司積極關注行業前沿產... |
21:28 | 中科磁業:美元降息對公司開展海外... |
21:28 | 達嘉維康:公司積極探索與各大高校... |
21:28 | 黑芝麻: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正常 |
21:28 | 海峽股份:公司一直以來重視市值管... |
21:28 | 銳奇股份:公司官網已經恢復 |
21:28 | 沙河股份:公司重大信息以公告為準 |
21:28 | 金達威:公司會積極與監管機構進行...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