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电影,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999色成人,日韩精品资源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信用債違約常態化 基金投資者如何“避雷”

2018-05-21 00:11  來源:證券日報 俞悅

    ■俞悅

    “五一”節剛過,盾安集團爆出的450億元債務危機牽動了市場各方神經。

    然而,這只是債券風險事件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信用債違約事件頻發。據Wind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共有49起信用債違約事件。而2018年以來已有20多只債券出現違約。其中,有的企業債券除實質性違約外,企業主體還有大量債券尚未進入兌付期。

    頻頻發生的債券違約,猶如懸在公募基金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讓基金投資者誠惶誠恐。

    在投資者眼里,債券違約與己無關,反正機構會剛性兌付。然而,2014年“11超日債”正式宣告違約,已經打破了剛性兌付。資管新規中引人關注的一項就是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指出,金融機構應當加強投資者教育,不斷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意識,向投資者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從而打破剛性兌付的行業陋習。

    在打破剛兌的要求下,公募基金要避開違約債雷區,一方面需要多策略防控信用風險,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披露,減輕投資者損失,避免非理性贖回。上周五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證監會也已經關注到市場債券違約的案例比較多,已經提醒相關部門及交易所重點做好風險的提前排查、預警、監測和綜合研判,以及對已經發生的違約事件和案例進行風險處置和相關的日常監管工作。

    投資者對債券的違約風險往往缺乏充分的認識。面對債券違約日益常態化,對以基金方式參與債券投資的投資者而言,應該如何避免“踩雷”?

    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不僅要仔細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還要知道購買產品的風險在哪里、運作方式是怎樣的,要選擇平臺大、信用甄別能力較強的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投資者還要留意自己的基金投資組合,關注定期報告中信息披露情況,是否有可能會發生違約狀況的債券出現。此外,基金是一攬子的債券組合,即使有個別債券不幸“觸雷”,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分散“觸雷”后帶來的損失。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玉田县| 玉树县| 榆中县| 揭阳市| 南澳县| 咸阳市| 略阳县| 洱源县| 临澧县| 梨树县| 岳阳县| 咸阳市| 昭平县| 常州市| 嫩江县| 泗水县| 北京市| 婺源县| 麦盖提县| 临汾市| 开江县| 宜章县| 余庆县| 华阴市| 渝中区| 弥勒县| 嘉鱼县| 尖扎县| 松溪县| 彭泽县| 容城县| 福安市| 涟水县| 华亭县| 宁河县| 乐平市| 苗栗县| 赣榆县| 莱阳市|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