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金融街論壇執行承辦單位負責人、北京金博會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丹毛
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本月底開幕
本報記者 朱寶琛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確定了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金融工作的核心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近期中國政府向國際社會宣布了中國金融業全面開放的方針及路線圖。金融街論壇自創辦以來,以其高規格、政策性、學術性、國際性,成為國際頂尖的金融論壇,被譽為“中國金融業改革發展路徑的風向標”。
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定于5月28日-29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舉辦,在論壇開幕前夕,記者專程采訪了金融街論壇執行承辦單位北京金博會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丹毛。針對金融街論壇的歷史沿革、價值和本屆論壇的議題、特點等問題吳丹毛先生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金融街論壇的創辦背景是什么?
吳丹毛:在中國金融業發展進程中,上海以浦東陸家嘴區域為主被確立為國際金融中心,北京以西城區金融街區域為主被確立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圍繞這兩個金融中心,誕生了上海市政府和一行三會主辦的陸家嘴論壇和北京市政府主辦、一行三會支持的金融街論壇。兩個齊名的專業性論壇,被譽為“南有陸家嘴,北有金融街”,成為我國金融業改革與發展路徑的風向標。
1993年,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在西二環阜成門至復興門一帶,建設國家級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國家級銀行總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總部。”由此,拉開了金融街建設的序幕。
經過二十年的建設和發展,金融街已發展成為集決策監督、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標準制訂為一體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是全國高端產業聚集度最高、稅收增長最快、資產集中量最大的區域之一。
2012年,在金融街建設20周年之際,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北京金融街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金融論壇,以進一步擴大北京金融街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金融街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論壇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及一行三會領導、金融機構負責人、著名國際組織機構負責人、國際知名經濟學家等出席,共同探討金融業發展和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等熱點話題,回顧歷史,交流經驗,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未來中國金融業和北京金融街的發展提出前瞻性的意見。同時進一步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吸引更多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總部、企業機構投資北京,推動北京金融街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舞臺,加快中國邁向世界金融強國的步伐。
金融街論壇自2012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六屆,在國內外金融界引起了廣泛反響和高度關注。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時任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時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副市長李士祥、張建東,一行三會領導易綱、陳雨露、郭利根、姜洋、王祖繼、莊心一、方星海、周延禮,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厲以寧、林毅夫、吳曉靈、李劍閣、劉世錦、張軍擴、盧中原、李揚、樊綱、李稻葵、黃益平、夏斌、余永定、白重恩、魏尚進、蔡金勇、吳曉求、曹遠征,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邁克爾?斯賓塞、埃德蒙?費爾普斯、邁倫•斯科爾斯、埃里克•馬斯金等曾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各位演講嘉賓對中國及世界經濟形勢的分析與探討,對我國經濟和金融工作經驗的總結與判斷,對未來國內外金融發展趨勢的預測與展望,受到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也引起有關決策部門和理論研究機構的重視,對我國經濟、金融等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與調整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記者: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主題和內容有哪些,本屆論壇年會有什么特點?
吳丹毛:本屆論壇年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新華通訊社為支持單位,于2018年5月28日-29日在北京舉辦。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時代,科技驅動的新金融蓬勃發展,金融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為更好地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四個中心建設,強化金融街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決策監管、標準制定、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國際合作功能,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將以“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深化金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一步提升金融街論壇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將論壇打造成高端的政策發布平臺、產業促進平臺、國際交流平臺、智庫研究平臺。
本屆金融街論壇年會內容豐富,由全體大會和三個分論壇構成,議題關注“加強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助力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助推首都高精尖產業升級發展”“全球經濟新變局下的金融風險防范”和“適應新時代金融業變革發展,建設世界高端人才集聚區”等。
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在金融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被提到重要位置的大背景下舉辦,本屆論壇邀請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白重恩等一線經濟學家發表主題演講,也邀請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倫?斯科爾斯。斯科爾斯創造了期權定價公式,即在無套利情況下,復制的期權價格應等于購買投資組合的成本。該公式在金融市場和期權投資市場具有重要作用。國際性方面,除了諾獎獲得者,本屆論壇還邀請到了法國興業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麥拉克?馬庫森、匯豐集團創新科技及策略投資環球總監FrankTong、慕尼黑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曼哈特、ING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羅布·卡內爾、領航投資董事總經理詹姆斯?諾瑞等知名經濟學家和機構負責人。眾位嘉賓將針對金融改革開放與金融管理中心的合作發展、金融科技與金融業創新發展、健全金融法制環境和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等內容表達真知灼見。
記者:金融街論壇已經走過六年的發展歷程,被譽為“金融業發展路徑風向標”。在您看來,金融街論壇的價值是什么?
吳丹毛: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而金融的核心功能就是服務。金融街論壇始終堅持服務的宗旨,服務金融業相關政府官員、機構負責人的業務培訓,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服務首都經濟發展,開展國際金融交流。
一、金融街論壇服務金融業相關政府官員、機構負責人的業務培訓。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蔡奇書記在首都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各級領導干部要把金融作為一門必修課”,金融街論壇的服務功能之一就是對政府官員、金融業從業人員進行培訓。
金融街論壇的專業性、政策性、學術性、國際性決定了其培訓的高規格。
金融街論壇的專業性可以從其主題和議題設定窺見一斑。論壇主題和議題緊握時代發展脈搏,“金融改革與中國經濟發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打造高精尖經濟結構”、“宏觀經濟形勢與金融業改革創新”、“金融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促進金融合作與創新發展”等議題確定都經過有關專家反復論證。
金融街論壇的政策性表現為金融街論壇自創辦起,每年都有一行三會等政府監管部門官員就中國金融業發展、金融市場、國際開放等政策性問題進行一年一度的主題宣講,充分體現了論壇的政策性。
金融街論壇的學術性體現在論壇嘉賓的高水平。金融街論壇的演講嘉賓由兩個層次構成,一個是國家一線智庫,金融學術領域的領軍人物,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另一個是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獨立經濟學家,這些經濟學家都是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對金融問題進行研究的,如樊綱、李稻葵、白重恩、黃益平、余永定、夏斌等。
金融街論壇的國際性表現為金融街論壇的國際化學術水準高,自創辦以來,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邁克爾?斯賓塞、埃德蒙?費爾普斯、邁倫?斯科爾斯、埃里克?馬斯金出席論壇。
除了經濟學家,金融街論壇還邀請了眾多中外金融機構負責人,如絲路基金董事長金琦、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杰、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國際金融協會主席亞當斯、法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卡尼爾、ING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羅布·卡內爾、世界銀行中國蒙古韓國局局長郝福滿等。
金融街論壇的培訓受眾包括全國各省區金融辦領導及所在地區金融服務區、金融功能區、生態金融區建設方的政府官員;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互聯網金融等眾多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同時,每一屆論壇結束后組委會都出版《金融街論壇文集》,匯聚專家觀點,面向公眾傳播。
二、金融街論壇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金融街論壇自創辦伊始始終與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相伴相隨。“一帶一路”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我國兩大發展戰略,其沿線地區和區域的發展需要金融支持,論壇針對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進行了多方位的討論。
關于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絲路基金董事長金琦建議,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應該考慮設計更加合理的融資結構,通過加大股權投資的比重,實現風險的合理分擔和投融資的可持續發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可以帶來諸多好處,第一是降低貿易成本,第二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建議,“一帶一路”建設需要長期投資、長期債券,應該發行人民幣長期公債。
關于金融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建議,加強區域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和規劃指導,加大對京津冀區域在金融創新發展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強京津冀三地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政策協調;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國剛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未來之路在于消費結構升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霍學文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集約式發展道路,而高效的金融體系和統一的金融市場則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必然要求;西城區區長王少峰指出,從京津冀協同未來發展的需求看,要構建世界著名城市群,必須有金融中心全力的支持,在此方面,金融街應該發揮更加主動、積極的作用。
三、金融街論壇服務首都經濟發展。金融支持科技發展,金融街論壇多年來持續關注科技金融發展。京東金融副總裁劉長宏預測,未來無論是金融科技積極擁抱互聯網、大數據,還是企業間的合作共贏,大數據金融科技在金融領域里的空間是非常廣泛的;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則指出,金融科技必須服務實體經濟,才能避免風險。本屆論壇將邀請北京市市委常委、副市長陰和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等共話“金融科技與金融業創新發展”。
金融支持新三板發展,金融街論壇連續五年設立“對話新三板”議題,與會嘉賓針對“深化市場改革”、“深化新三板改革”、“全面提升市場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等主題發表觀點。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陳永民指出,新三板市場的定位是服務實體經濟,按照這個方向,新三板的發育需要長期資金,而不是以短期炒作的資金為主;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新三板為融資結構轉變提供了可能性。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在歷年基礎上設立了多層次資本市場論壇,邀請北京市西城區區長王少峰、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霍學文、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理事長張冬科、中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馬險峰、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紀委書記胡家夫、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副總經理、隋強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格平共同探討“多層次資本市場助推高精尖產業升級發展”。
四、金融街論壇開展國際金融交流。2015年金融街論壇以“國際金融合作與發展”為主題舉辦“兩街一城”對話交流,邀請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古澍、中國銀行副行長朱鶴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塞、保德信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投資官斯科特?斯萊特爾、VISA亞太區總裁柯如龍、渣打銀行亞太區投資總監李凱針對國際金融合作、國際開放、國際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經驗表達了意見。
本屆金融街論壇將繼續探討國家級金融管理中心的建立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經驗借鑒,邀請法國興業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麥拉克·馬庫森、匯豐集團創新科技及策略投資環球總監FrankTong、慕尼黑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曼哈特等金融機構負責人共同探討交流。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23:35 | 年內62家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 |
23:35 | 銀行秋季招聘加碼爭奪金融科技人才 |
23:35 | 人形機器人賽道具備“長坡厚雪”特...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