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
近期的港股市場上,一起游戲行業“蛇吞象”的并購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日前,創夢天地與樂游科技雙雙復牌并發布公告,前者擬收購后者69.21%的股權,目前雙方已簽署諒解備忘錄。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2月20日收盤,創夢天地的市值為55.99億元,小于樂游科技的72.73億元;此外,有傳聞稱本次并購事項的交易金額或超百億港元。
就上述信息,《證券日報》記者聯系了創夢天地欲進行求證,公司方面回應稱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訪,以公告內容為準。記者還試圖聯系樂游科技位于中國香港的辦公室,但電話始終未能接通。12月20日下午,創夢天地發布新公告,稱目前正在對樂游科技及其子公司進行盡職審查。
未簽訂正式協議
公告顯示,半個多月前,創夢天地和樂游科技控股股東郁國祥及其實控的港新有限公司、奇新有限公司(以下統稱“郁國祥及其關聯方”)簽署諒解備忘錄,郁國祥及其關聯方擬向創夢天地出售合計21.33億股的樂游科技股份。
在備忘錄中,雙方協議自簽署日期起的21天為獨家期(也稱“排他期”),在此期間除創夢天地事先書面同意,郁國祥及其關聯方將不會直接或間接地與其他對象進行股權交易、或相關商討、也不會進行股權質押等,而創夢天地將對標的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同時,公告還表示交易雙方并未簽訂正式協議,相關磋商還在進行中。12月20日下午,創夢天地新公告稱,因交易尚需更多時間進行相關審查與商討,雙方協議延長獨家期至2020年1月3日;至此,交易雙方尚未披露具體協議。
據悉,創夢天地成立于2011年,主營獨立手游發行與開發,曾代理發行過《水果忍者》、《地鐵跑酷》和《紀念碑谷》等多款知名手游。在2016年告別納斯達克后,創夢天地于2018年12月回到中國香港上市,彼時公司的明星股東背景(有騰訊、索尼、王思聰、中國澳門賭王家族等)曾為其吸睛不少。
2019年上半年,創夢天地實現營收14.31億元,同比增長33.3%;實現凈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111.5%。其中,游戲業務是公司營收的主力軍,其收入占總營收比為88.1%。但數據還顯示,公司最新報告期的總資產為54.56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73億元,市值約56億港元。
關于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創夢天地雖然市值不大,但背靠騰訊,因此無論在支付能力還是未來預期方面都更具優勢。”據悉,騰訊是公司的主要股東之一,目前持有公司18.59%的股權,僅次于公司實控人兼CEO陳湘宇。
事實上,創夢天地和騰訊也存在不少業務方面的合作。其中,公司有兩款手游是由騰訊進行發行及運營,分別為《魔力寶貝》(手機版)、《全民冠軍足球》。此外,公司還與騰訊合作開發了線下體驗店品牌——好時光影游社,向用戶提供多元的沉浸式體驗游樂設施。
交易雙方或各取所需
相比于背靠“大山”的創夢天地,樂游科技近年來高度依賴外延式并購、單款游戲的盈利模式卻日顯疲態。2019年上半年,樂游科技實現營收1.06億美元,同比下滑2%;實現歸母凈利潤928.8萬美元,同比下滑26.3%;其毛利率也同比減少了7.9個百分點。財報中,公司表示旗艦產品《Warframe》依舊是其主要的收入與利潤來源。
艾德證券期貨持牌代表陳剛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當前的樂游雖然處于復蘇階段,但過度依賴Warfame依舊拖累了公司業績。另外,公司實控人郁國祥本身就是一名擅長資本運作的佼佼者,經營過酒店、地產開發、旅游文化等,對他來說或許樂游的運營狀況當然不再是他的主要關注點,而是為了抽出資金運作其他產業。”
但同時,樂游科技現在還擁有變形金剛、文明Online和指環王等多個IP改編游戲的授權,更積攢了多年深耕海外市場的經驗。有業內評價認為,樂游科技的這些資源正符合創夢天地當前發展階段的需求。
陳剛表示,“今年年中,創夢天地就提出全球擴張是業務增長的戰略之一,恰巧樂游科技在與海外游戲開發商合作開發、和市場運作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對公司來說,借助樂游的渠道和功底是最為直接進軍海外市場的契合點,且樂游目前的經營也走入了正軌,對于創夢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經營壓力。”
伽馬數據發布的《2019年中國游戲產業年度報告》顯示,近年來國產游戲在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呈持續增長態勢,在今年已達到111.9億元,同比增長16.7%。報告表示:“隨著國內用戶紅利見頂,加上近年海外快速發展不斷傳來利好消息,國內企業仍在不斷加強海外發展部署。”
游戲廠商紛紛出海的背后,是游戲行業發展頻頻遇阻、風波不斷的現狀;不僅大量尾部企業先后倒下,甚至被稱為“豬廠”的某一線游戲企業也多次傳出裁員、和游戲過度借鑒等負面消息。
陳剛認為,“近年游戲版號的審批比較嚴格,創夢與樂游作為兩家游戲行業的小企業,整合、互補、產生協同效應,要遠好過于單打獨斗。”沈萌同樣認為,在這種環境下,二三線游戲公司間進行相互整合更為妥當:“游戲行業受監管影響,已經長時間處于整體低迷的狀態,部分企業遇到的經營壓力也不斷加大,抱團取暖是更理性的選擇。”
(編輯 白寶玉)
19:15 | 福萊新材受邀出席京東方全球創新伙... |
19:13 | 金達威:公司在美國的收入主要來自... |
19:13 | 濮耐股份:公司的高活性氧化鎂沉淀... |
19:13 | 焦作萬方:公司目前主要產品是鋁液... |
19:13 | 泰和科技:在人機交互領域,泰和科... |
19:13 | 漢宇集團:公司參股公司優巨新材具... |
19:13 | 奧克股份:公司PEO固態電解質領域... |
19:13 | 亨迪藥業:公司已于2025年6月取得... |
19:13 | 奧特佳:截至2025年9月10日收盤,... |
19:13 | 英諾激光:3D打印是公司的下游場景... |
19:13 | 盈方微:公司分銷業務代理的產品包... |
19:13 | 同星科技:公司暫未生產水冷板、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