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劉釗)9月5日,海信集團正式官宣成為2026FIFA世界杯全球官方贊助商,這是繼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之后,海信集團第三次贊助世界杯。
海信集團副總裁方雪玉表示,公司將圍繞“多彩、AI、激情”三大核心,依托領先的RGB-MiniLED和AI技術,與國際足聯深度合作持續提升觀賽體驗。國際足聯首席商務官羅米·蓋伊(RomyGai)表示,雙方基于共同的價值觀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攜手把足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他對即將到來的2026世界杯高度期待,并表示將與海信集團一起“帶來前所未有的世界杯”。
體育營銷已成為中國品牌全球化的關鍵催化劑。家電行業是最早通過頂級體育賽事贊助加快品牌全球化的行業,海信集團恰恰其中的開拓者和引領者。自2016年成為歐洲杯官方贊助商以來,海信集團在10年間不僅“蹚出了”中國品牌登陸頂級賽事的新路徑,更以持續的成功實踐印證了體育營銷對于自主品牌建設的重要價值,引領了中國企業參與世界頂級體育賽事的潮流。
從最初世界頂級體育賽事的“大膽嘗鮮”到“價值深耕”,海信集團積累了豐富的全球賽事運營經驗,并沉淀出一套以“科技驅動、用戶驅動、服務驅動、人文驅動”為核心關鍵詞的賽事運營方法論。這套方法論正持續賦能海信的全球化品牌建設。
公司供圖
海信集團首席執行官于芝濤與國際足聯首席商務官羅米·蓋伊聯合發布,共同舉起大力神杯。“我們相信世界杯是聯通世界的橋梁。回顧過去,我深感自豪,我們與海信集團共同攜手創造了歷史。”羅米·蓋伊高度評價國際足聯與海信的合作歷程,他表示,經過2018年品牌合作、2022年內容合作,再到今年世俱杯賽場海信顯示技術支持視頻助理裁判系統,雙方基于共同的價值觀不斷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攜手把足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過去的每一次合作,國際足聯和海信集團推動顯示和轉播技術的邊界向前發展。方雪玉強調,每次世界杯都會推動一項新的顯示技術革命,2026世界杯將加速RGB-MiniLed技術的全面普及,讓全球更多用戶盡享更真實、更絢麗的賽場色彩。
國際足聯對RGB-MiniLED普及帶來的多彩世界杯寄予厚望。“RGB-MiniLed顯示技術是足球觀賽方式的重大飛躍。足球是一場色彩的交響樂——球場在體育場燈光下呈現出鮮艷的綠色,球員們身著五彩斑斕的球衣在場上飛馳。當世界杯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三地舉行,當數以億計的觀眾通過屏幕參與盛會,海信集團的顯示技術將為全球觀眾定義這屆賽事的感官體驗。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我們將共同打造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羅米·蓋伊充分肯定海信集團持續創新實現技術普惠的擔當,讓尖端顯示技術“全球各地的粉絲都能觸手可及”。
海信視像科技總裁李煒透露,全球首款高端RGB-MiniLED電視U7SPro將于9月底發布,它繼承了RGB-MiniLED的核心優勢:高色域、高精度控色、低藍光護眼、大屏舒適體驗,旨在讓全球用戶在2026世界杯到來前盡享RGB-MiniLED帶來的極致畫質。同時,海信集團正式發布最新一代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在便捷性與智能化水平上實現顯著躍升,為用戶帶來更流暢、更智慧的交互體驗。國際足聯與海信集團還宣布,雙方將繼續探索新領域,開發高清內容和體驗,從硬件和軟件上全方位實現對球迷的呵護,讓球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貼近賽場,感受足球的魅力。
2026年世界杯將創造多個歷史性突破:首次在三個國家舉行;首次將參賽規模由32支球隊擴大到48支球隊;首次賽程達到創紀錄的39天,這必將是一屆激情世界杯。“熱愛在哪里,用戶在哪里,海信就在哪里!”方雪玉表示,海信集團還將不斷探索新的營銷方式,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系列活動,傳播足球文化,加強與用戶、與球迷的互動與鏈接,點燃每一份熱愛。
據介紹,世界頂級體育賽事為海信品牌發展帶來強勁動能,2018年海信集團成為首個贊助世界杯的中國消費電子品牌,截至2024年,海信集團整體營收增長70%,海外收入增長1.6倍,海信品牌價值增長156%,海外品牌知名度上升87%。海信電視排名從全球第三上升到第二位,百寸電視、激光電視已是全球第一,海信冰箱零售占有率已位居歐洲第一。
海信集團第三次贊助世界杯,不僅標志著其與國際足聯戰略伙伴關系的深化,更象征著海信集團在全球化拓展與自主品牌建設的道路上,邁上了價值深耕的新臺階。海信集團正從頂級賽事的參與者,成長為定義未來觀賽體驗、連接全球球迷情感的科技引領者。
(編輯 張昕)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23:35 | 年內62家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 |
23:35 | 銀行秋季招聘加碼爭奪金融科技人才 |
23:35 | 人形機器人賽道具備“長坡厚雪”特...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