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三則投資航空實體企業的相似公告,將市場焦點拉向正處于破產重整進程中的*ST海航。
繼吉祥航空率先公告擬參投航空實體企業后,愛建集團也宣布擬參投上海吉道航航空科技合伙企業(下稱“吉道航”),目的為最終投資航空實體企業。此外,豫園股份也發布類似公告。上述公告并未明確指出投資標的名稱,但市場已將其與海航聯系。
“現在還處于比較關鍵的多方談判階段,6月底可能是個比較關鍵的節點。”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透露,多家公司競購的正是海航的航空資產,根據時間安排,6月底之前有望確定重整投資人并完成重整草案。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除了已浮出水面的“均瑤系”和“復星系”,海航航空資產還吸引了其他戰投意向方。“據我了解的就有七八家想要參與投資的國內企業,目前確定報名還有另外兩家。”一位航空市場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預計不久后更多的戰投名單將出現。
此外,近期有傳聞海航主業潛在買家還包括,大型央企航司中國國航,以及實力民營資本京東集團和中國平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逐一求證了上述“緋聞對象”,中國國航相關人士表示“沒有參與”;京東集團稱“資本合作消息不實”,中國平安相關人士則回應“我們沒有這方面信息”。
均瑤系投資競購主體已成立
4月29日晚間,吉祥航空發布公告,公司擬聯合上海均瑤航空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航投”)以及與公司具備航空產業協同作用的戰略投資者等,共同設立合伙企業吉道航,并以合伙企業投資航空實體企業。
吉道航全體合伙人出資總額不超過300億元,其中吉祥航空出資額為50億元,均瑤航投以及戰略協同投資人出資額不超過249.5億元,吉祥航空和均瑤航投共同出資成立的上海均祥海航空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祥海”)作為普通合伙人,出資額為0.5億元。
吉祥航空大股東為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均瑤集團”)。除吉祥航空外,均瑤集團還持有均瑤健康、愛建集團、東方航空公司股份。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作為此次投資競購主體的吉道航已于近期成立。
天眼查資料顯示,吉道航注冊資本280億元,于今年5月18日成立,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均祥海,由上海祥海瑞航空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吉祥航空、均祥海共同持股。
無獨有偶,5月20日晚間,愛建集團發布公告,公司擬與關聯方均瑤航投、吉祥航空等均瑤集團其他下屬企業以及長期穩定的具備航空產業協同作用的戰略投資者等共同投資吉道航,參與投資合伙企業的目的為最終投資航空實體企業。
據披露,合伙企業全體合伙人出資總額不超過300億元,愛建集團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額不超過40億元。根據均瑤航投以及戰略協同投資人出資額不超過249.5億元,這說明可能將有其他戰略協同投資者加入“并購團”。
“合伙企業各合伙人尚未正式簽署合伙協議,合伙人具體出資金額、出資比例、出資結構存在不確定性;各方與戰略協同投資人正在進行商業協商中,存在不確定性。”愛建集團在公告中表示。
“現在還在保密階段,一切以公告為準。”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吉祥航空證券部,工作人員對投資海航傳聞表示,“公告里沒有寫是投資哪家公司,目前尚不清楚何時有最新進展”。
豫園股份擬400億組團投資
作為復星集團快樂產業旗艦平臺,豫園股份于5月19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擬聯合關聯方、航空產業戰略投資者等共同設立合伙企業,并以該等合伙企業投資航空實體企業。擬設立的合伙企業為“豫園航空產業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豫航產業”)。
豫航產業合伙人出資總額不超過400億元,豫園股份出資額不超過100億元,關聯方并聯合戰略投資人合計出資額不超過300億元。同時,豫園股份總裁室已同意為參與擬投資航空實體企業項目支付保證金5億元。豫園股份稱,本次對外投資航空實體企業,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出資,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海航集團3月19日發布的招募戰略投資者公告,意向戰略投資者應及時與管理人簽署《保密協議》,并繳納保證金5億元至管理人賬戶,方可參與下一階段的戰投招募工作。
“合伙企業設立的目的為擬對外投資航空實體企業。受限于商業信息保密和相關方的決策程序,該項投資目前尚不能披露具體信息,同時亦受限于商業協商的結果,合伙企業出資結構目前存在不確定性。”豫園股份公告中,有一段與愛建集團相似的表達。
豫園股份表示,公司近年來持續踐行“產業投資+產業運營”雙輪驅動戰略,深度推進快樂消費產業生態布局。綜合考慮公司規模、抗風險能力及融資能力等因素,同時考慮到維持公司的穩健經營,公司決定擬聯合公司關聯方以及戰略投資人共同投資設立合伙企業并投資航空實體企業。
對于投資的目的,豫園股份還指出,“公司充分把握海南自貿區發展機遇,捕捉國內消費升級、出行經濟快速發展等產業發展機會,公司積極尋求投資航空業務的突破,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鏈條、增強產業融通能力、擴大旗下產業行業優勢”。而其中“海南自貿區發展機遇”又被市場解讀為投資海航的信號。對此,豫園股份相關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回復稱“相關投資信息以公告為準”。
復星與均瑤競合關系未明
戰投傳聞不斷,市場也已聞風而動。5月20日,豫園股份股價漲停,次日股價下跌0.92%后,5月24日強勢上漲9.34%。愛建集團發布投資公告后的連續三個交易日股價分別上漲1.88%、0.14%、1.99%。吉祥航空發布投資公告后,接連幾個交易日股價下跌,自5月14日股價一路上揚,公告發布次日至5月28日收盤,股價累計漲幅超12%。
“公司一直積極尋求航空主業發展和投資機會。”對于投資目的,吉祥航空在公告中指出,是為進一步擴大公司的行業優勢地位,積極抓住國內消費升級、旅游經濟快速發展等有利機遇。
吉祥航空還花了較大篇幅解釋同業競爭的問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根據吉祥航空自身及航空實體企業共同發展之需要,將其所持有的相關業務、股權,依照公允價格和法定程序予以深層整合,以解決潛在同業競爭。”吉祥航空稱,此次共同投資如成功實施,將結合標的公司運營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解決潛在的同業競爭問題。
“吉祥航空和均瑤航投出資成立的均祥??梢岳斫鉃椋壕?吉祥+海航”一位航空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均瑤系投資海航是對航空業務發展的戰略儲備,有助于拓展吉祥航空業務資源,同時也能享受到海南自貿港的政策扶持。
尋求航空業務突破和期待借助海南自貿港東風的也包括豫園股份。一位接近復星集團的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復星的生態版圖與航空賽道可以較好地互補,復星旅文擁有亞特蘭蒂斯、ClubMed等優質的文旅產業資源,復星時尚擁有LANVIN等服飾品牌,以及復星旗下的保險、健康產品都能成為高客會員權益。“這些都將成為打通產業生態的抓手”該人士表示。
一邊是吉祥航空與愛建集團300億組團,一邊是豫園股份400億聯合設立合伙企業,在這場航空資產競購中,均瑤和復星率先走向了前臺。那么,雙方到底會是競爭關系還是合作關系,市場也有猜測。
“既然是兩家分別發了公告,肯定是各自組團去談。”一位市場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不過也有不同的聲音,“復星和均瑤表面是競爭,但不排除會有合作,畢竟海航的體量是千億級的,后續更多交易細節會慢慢明確。”另一位航空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傳聞中的競購方
除了前述幾乎近于“明牌”的兩家滬上聯合體,其他競購方尚處于“蒙面”中。
“據我了解的就有七八家想要參與投資的國內企業,目前確定報名還有另外兩家。”一位航空市場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預計不久后更多的戰投名單將出現。
4月12日,*ST海航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隨后,“已有4家意向方”的消息不脛而走。
同時,有媒體報道,海航主業的潛在買家還包括,實力民營資本京東集團和中國平安,以及大型央企航司中國國航。
雖然京東集團并非出身民航體系,但在業內看來,京東若看中海航航空資產,也并不難理解。
京東旗下京東物流剛剛于5月28日在港上市。近年來,國內物流行業“空戰”升級,被京東視作競爭對手的順豐,即著力發展航空貨運,如大手筆投建鄂州機場等,最新消息顯示,順豐航空在役全貨機總數已增至65架,規模相當于邁入中型航空公司之列。而京東方面同樣也一直在尋求航空業務的突破。
此外,京東與海航早有交集,并曾于2018年3月“結盟”,彼時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圍繞航空、物流、產業、區域開發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產業和金融聯動合作,全面推動電商物流全球化戰略布局。
不過,對于公司是海航重組意向方的傳聞,京東方面回復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資本合作消息不實。”
另一家“緋聞買家”中國平安相關人士則回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我們沒有這方面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方面正在參與另一家千億集團——方正集團的重整。早前(4月30日晚間),中國平安公告方正集團重組進展。平安人壽代表中國平安參與此次重整,并將以370.5億元~507.5億元對價受讓新方正集團51.1%~70%股權。
此外,大型央企航司中國國航也是熱門“緋聞買家”。不過,近日記者就此事致電中國國航,相關人士表示“沒有參與”。
實際上,部分業內人士也并不看好國航參與競購海航。民航數據分析專家李瀚明向記者表示:“收購之后的團隊和業務整合對于任何一家航司而言都是大事,很難想象航空公司會在疫情這么大的不確定性下以這樣的形式擴張。”
總體來看,參與海航競買的戰投方陣容仍然充滿變數。記者注意到,海航航空主業戰投招募的報名截止日期雖為4月11日,但管理人表示,“在此之后提交報名材料的,管理人也將接受報名,并根據情況予以考慮”,這意味著,亦不排除后續會出現空降意向方。
可以預期,將于6月4日舉行的海航集團債權人會議將獲各方重點關注。而隨著重組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其他戰投方或將很快浮出水面。
海航何以“搶手”?
二級市場上,自5月18日起,*ST海航近9個交易日攬獲7個漲停?,F價2.29元/股,最新市值逾380億元。
自2017年末開始,海航集團陷入流動性風險,其后海航歸核主業,嘗試“自救”。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而至,海航雪上加霜,大幅計提資產減值后,*ST海航2020年報巨虧640億元。
進入2021年,海航集團正式走上破產重整之路。3月13日,海南高院依法裁定受理包括海航集團在內的321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案件。并指定海航集團清算組擔任管理人。
等待“重生”的海航如今何以搶手?
民航專家林智杰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之所以大家對海航的重組感興趣,主要有三個賣點:
第一是海航主業的規模在國內可以排第四,大幾百架飛機,作為民航頭部企業,這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第二就是本身資產的質量沒有問題。無論是海航控股還是旗下的這些航空子公司,本身經營上沒有太大問題,基本都還能賺錢。之前的問題主要是流動性的問題,是資產泡沫的問題。通過重組把資產的泡沫擠掉,那么它還是一個健康的資產。
第三方面就是比較好的時點。大的經濟周期在好轉,疫情的影響基本越來越小,現在經濟在逐步復蘇,所以在這個時點做這個事情,我覺得應該是一個值得把握的比較好的時機。
具體看海航主業,其所處的是進入壁壘較高的重資產航空產業。經過27年的發展,海航航空主業已形成以海南航空為主要品牌,覆蓋“全服務+低成本+通用航空+航空維修”全運營模式的航空集團企業。
截至2020年底,航空主業共運營668架商用飛機,132架通航飛機,客運航線數量超1500條;航空主業從業人員6.4萬人,其中特業人員超3.8萬人。
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ST海航凈虧損26億元,較去年同期已大幅減虧。此外,海航“出身優越”,是注冊地在海南自由貿易港、且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
11:20 | 恒安集團與飛書簽約 數字化高效協... |
11:19 | 帝歐家居多位重要股東、董事和高級... |
11:17 | 八馬茶業港股IPO及境內未上市股份... |
09:16 | 滬市主板約700家公司預告上半年業... |
23:53 | 行業陷深度調整 光伏上市公司上半... |
23:53 | 算力行業維持高景氣 產業鏈公司上... |
23:53 | 入境游持續升溫 相關企業加強投入... |
23:53 | 擬14.57億元收購南太湖科技100%股... |
23:53 | 建筑信息化軟件業務營收占比再提升... |
23:53 | 鏈接世界 中國企業積極賦能全球產... |
23:53 | 鏈鏈相系 共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
23:53 | 從田園到餐桌 “全鏈協同”繪就綠...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