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梁傲男
作為投資者了解企業運營狀況、做出投資決策的關鍵信息窗口,上市公司公告本應秉持嚴謹、準確、負責的態度進行披露。然而,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數據時狀況頻出,小數點錯位、單位混淆等低級錯誤屢見不鮮,暴露出相關公司在信息披露工作上的嚴謹性不足。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出現“烏龍”數據的上市公司時注意到,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的美麗田園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麗田園”)便是典型案例之一。因“無意的文書錯誤”,公司今年上半年預計凈利潤從“億元”秒變“千萬元”。
錯填“小數點”
本是發布一份亮麗的業績預告,美麗田園卻搞了一份“烏龍”。
美麗田園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個月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之初步評估及董事會現時可得資料,預計收入不少于人民幣14.5億元,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不少于27%;經調整凈利潤不少于人民幣17.5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不少于33%;凈利潤不少于人民幣17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不少于35%。
對于業績變化,美麗田園方面表示,一方面是持續精進“雙美+雙保健”的商業模式,高毛利業務收入占比提升,帶動公司收入結構持續優化,推動毛利率水平提升;另外,公司堅定執行“內生增長+外延擴張”雙輪驅動戰略,帶動公司規模增長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同時規模效應推動凈利率水平持續提升。
在這份業績公告發布后,美麗田園緊接著發布了一則業績澄清公告,并表示,“由于無意的文書錯誤,正面盈利預告第二段中所述的預期經調整凈利潤及凈利潤數字應予以修訂。”
記者對比發現,澄清公告中的經調整凈利潤為不少于人民幣175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不少于33%;凈利潤不少于人民幣170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不少于35%。
兩處數據修改,前后變化是多了一個“小數點”和少了一個“0”。將175百萬元,錯寫成17.5百萬元,將170百萬元,寫成了17百萬元。兩個數據差錯,將“億元”變成了“千萬元”。
業績預告如此“馬馬虎虎”,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上海與梅管理咨詢合伙企業合伙人沈萌看來,作為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出現類似數字錯誤反映出公司在上市后對香港交易所的財報規范要求存在準備不足、培訓不夠等問題,特別是香港市場和內地在財務報告編制上存在的術語、慣例等方面的差異,少了更審慎的態度。
“雖然這次差錯沒有給投資者帶來潛在的損失風險,屬于可以及時糾正并確保后續不再犯的范疇,公司未來應認真吸取教訓、重視香港市場的規范。”沈萌如此表示。
“內生增長+外延并購”加速發展
美麗田園于2023年1月16日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成為醫療及醫美美容服務板塊的一員。上市后,憑借“內生增長+外延并購”的雙輪驅動戰略,企業邁入發展快車道。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顯示,在美麗田園上市前的2022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6.35億元和1.03億元。2023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達到21.45億元和2.3億元。2024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5.72億元和2.52億元。
美麗田園業績連續3年穩步增長的背后,除了固有的三大業務板塊(傳統美容、醫療美容和亞健康評估與干預服務)穩健發展外,公司還通過并購實現了企業的快速擴張。其中,2024年3月份,美麗田園以3.5億元收購中國第二大美容品牌奈瑞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奈瑞兒”)70%股權,整合其門店后,公司門店網絡迅速覆蓋大灣區核心城市。這讓美麗田園在行業內的地位有所提升,也讓奈瑞兒成為美麗田園的業績亮點。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麗田園總門店數突破554家,覆蓋全國逾100個城市,其“雙美+雙保健”商業模式持續釋放規模效應,會員體系與單店效能雙提升。
2024年財報顯示,奈瑞兒下半年貢獻收入2.9億元,此次收購讓美麗田園商業模式從過去的“三美”升級為“雙美+雙保健”,公司通過“內生式發展與外延式并購”方式實現了業績與規模雙重突破,在2024年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又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保持業績向上發展的勢頭。
對此,有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在美業消費升級及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美麗田園作為行業龍頭,有望通過持續并購及模式創新,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公司‘雙美+雙保健’業務布局奠定穩健業務根基,內生外延戰略構建長期增長空間,此外通過股權結構優化、高分紅和股權激勵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市場信心,有望迎來業務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雙重提振。”東北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如此表示。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8月8日13時,美麗田園股價為27.2港元/股,總市值為64.14億港元。
(編輯 才山丹)
19:27 | “溫度指數衍生品+氣象指數”雙保... |
19:26 | 安利股份:公司功能鞋材品類的客戶... |
19:25 | 共達電聲:公司產品目前尚未應用在... |
19:25 | 科華數據:已推出液冷數據中心全生... |
19:25 | 平治信息:公司累計簽訂的算力業務... |
19:25 | 啟迪環境:無人駕駛環衛車實現了在... |
19:25 | 星源卓鎂:公司始終密切關注行業技... |
19:25 | 卓翼科技:公司與小米暫無合作 |
19:25 | 世紀恒通:公司暫無參加2025年數博... |
19:25 | 佳力奇:可提供從“設計、材料、制... |
19:25 | 佰奧智能:公司當前的機器人產品主... |
19:25 | 科瑞思:業務主要涵蓋磁性元器件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