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梁傲男
證券交易技術的演進始終以提升交易效率與速度為關鍵動力。從早期人工交易到電子化、網絡化,再到如今以AI、大數據為代表的數智化階段,每一次躍升都離不開底層網絡基礎設施的支撐。尤其在高速交易場景中,微秒甚至納秒級的延遲差異都可能影響成交結果,極端行情下每秒數百萬筆訂單的處理能力更是直接關系到市場穩定。因此,低時延、高吞吐、高可靠的網絡架構已成為行業剛需。
與此同時,國家正不斷加強對金融行業核心系統自主可控的要求。2023年證監會發布的《證券期貨業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辦法》,明確要求核心交易系統逐步實現國產化,2027年金融行業關鍵基礎設施需全面滿足自主可控要求。
在這一背景下,中科馭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馭數”)推出的SWIFT系列低時延網絡DPU產品國產化解決方案,成為我國金融基礎設施自主創新實踐的重要成果之一。近年來,中科馭數相繼推出SWIFT-2200N低時延網絡DPU卡(支持10G網絡)、SWIFT-NDPP開發平臺,以及SWIFT-2502N低時延網絡DPU卡(支持25G網絡)等多款產品,逐步構建起完整的產品矩陣。
據了解,該系列產品基于中科馭數自主研發的低時延網絡DPU卡,在實現超低時延的同時,也保障了數據吞吐量與傳輸過程的穩定可靠,目前已在國內多家券商和交易所的核心交易系統中部署應用。長時間的生產實踐驗證了其卓越性能與穩定性。例如,SWIFT-2200N在64字節小包回環測試中的時延僅為0.98微秒,較SolarflareX2522降低20%。
除性能領先之外,SWIFT系列的另一核心優勢體現在全面的自主可控能力與開放的生態協同。產品所搭載的K2 Pro芯片已通過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創實驗室及中國信通院等權威機構認證。配套的InstantA加速庫由中科馭數完全自主研發,采用Kernel Bypass技術,兼容標準Socket API,可實現應用程序零修改接入,顯著降低了開發與部署成本。同時,SWIFT系列產品已廣泛適配鯤鵬、海光、龍芯、飛騰等國產CPU,以及麒麟、統信等操作系統。
在應用落地方面,中科馭數SWIFT系列產品已深入證券、期貨、交易所、私募等多類金融機構的核心業務場景,每日支撐數百億的交易量。
例如,在光大證券的全棧信創實踐中,SWIFT-2200N Pro與鯤鵬/海光服務器、麒麟操作系統及頂點軟件協同,實現了全信創環境下的超低時延交易鏈路。從結果上看,結合系統級的調優,整體交易鏈路時延超越原Intel+X2522方案,并且長時間運行零故障,證明了產品的穩定性。該案例已被證監會科技局收錄。
此外,記者了解到,自今年上半年起,中科馭數的SWIFT-2200N和SWIFT-2502N已啟動華為計算產品線的導入認證,相關測試涵蓋網卡功能、性能、穩定性及BIOS&BMC適配等方面。認證完成后,這些產品將納入華為在證券領域的標準解決方案,并導入所有鯤鵬生態服務器廠家的渠道體系,有望大幅提升其產業影響力。
近日,中科馭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將持續深化DPU芯片研發。依照技術路線圖,公司計劃于2026年量產的K3芯片將支持200Gbps線速處理與納秒級時延。屆時,SWIFT系列產品有望覆蓋國內80%以上的核心交易場景,真正成為金融基礎設施中的“中國芯”標桿。
在堅持自主創新、持續迭代DPU芯片及產品的同時,中科馭數也積極參與行業生態建設與標準制定。公司廣泛融入金融IT技術生態,牽頭或參與編寫了超低時延智能網卡行業標準、《核心業務網絡設備技術要求規范》等50余項標準,聯合CCF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發布3本DPU行業白皮書,并積極加入證券基金行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聯盟、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等重要行業組織。
如今,憑借自主可控的技術與廣泛的生態合作,中科馭數已成為中國金融IT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助力行業從依賴國外硬件向全面國產化創新轉型。
“目前我們已在金融證券領域取得顯著成果。展望未來,SWIFT系列產品及其核心低時延網絡技術不會局限于金融IT領域,還將向更多對網絡時延有極致要求的場景拓展,包括但不限于車聯網、工業物聯網、5G/6G、醫療及國防等領域。”中科馭數方面表示,“隨著產業需求的持續演進,中科馭數SWIFT系列產品市場潛力巨大,有望成長為中國自主可控低時延網絡技術的核心供應商。”
(編輯 張昕)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23:35 | 年內62家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 |
23:35 | 銀行秋季招聘加碼爭奪金融科技人才 |
23:35 | 人形機器人賽道具備“長坡厚雪”特...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