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电影,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999色成人,日韩精品资源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券商 > 正文

證券業對外開放釋放三重鯰魚效應 中資券商謀劃新發展

2018-10-19 05:07  來源:證券時報

    作為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載體,今天的金融行業和資本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格局和力度邁出對外開放的新步伐。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正式施行。市場準入的放寬在一、二、三產中均有體現,其中金融業將取消銀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允許券商、基金、期貨公司、壽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達到51%,并將在2021年取消金融領域所有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可以說,證券行業新一輪對外開放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這一證券行業對外開放歷程中的重大舉措,必將加速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的歷史進程,為證券行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中資券商要主動融入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在開放與競爭中提升發展質量,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在與外資競爭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投資銀行的發展步伐。

    證券行業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在市場資源配置中發揮著核心作用。積極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增加金融服務的供給主體,是國家對外開放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更好地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正在由資本市場大國向資本市場強國邁進。加快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穩步推進證券行業對外開放,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作為國家經濟的命脈,金融業對外開放很難在很短時間內一蹴而就,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地實施對外開放,既符合國際慣例,又契合中國國情。根據目前中國政府和監管層公布的信息,今年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三年后這一比例限制將最終取消。這份清晰的對外開放時間表,既為中外資金融機構開展業務布局提供了明確的預期,也為中資券商轉型創新提供了寶貴的時間窗口。

    打開窗戶,新鮮的空氣才能進來,萬物才能生長得更好。回顧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歷史,開放既是金融市場的活力之源,也是金融業發展壯大的重要驅動力量。十多年前,我國金融業剛剛對外開放時,市場上有不少“狼來了”的擔憂;但實踐證明,我國金融業機構也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不畏強手,加快轉型,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以對外開放時間較早的銀行業為例:2002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把銀行辦成現代金融企業,推進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綜合改革是整個金融改革的重點”,以此為標志性節點,我國全面啟動了銀行業的對外開放,積極吸引外資機構入股,逐步放開持股比例,穩步放寬市場準入。上述舉措,增強了中資銀行的資本實力,改變了中資銀行單一的股權結構,同時也將先進的管理理念、成熟的管理技術和產品不斷引入中國市場,促使中資銀行不斷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在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上與國際先進銀行逐步接軌。事實證明,在不斷深化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我國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綜合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

    如何評估這次政策對證券行業的影響,有三項價值標準,一是是否有利于提升證券行業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能力,二是是否有利于提升證券經營機構等市場參與主體的核心競爭力,三是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更好的保護。從這三個評價維度來說,新一輪對外開放政策具有重要且正面的價值和意義。可以預見,隨著更多具有良好的國際聲譽和經營業績的境外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必將豐富我國資本市場的參與主體,激發市場競爭活力;中國的證券行業也將在融入國際因素的競爭中提升發展質量,加快構建更為堅實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行業治理的水平也將隨之提高,投資者的權益也將得到更好的保護。

    江海納百川而成其大。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在不斷加快。隨著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相繼開通實施,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等的有序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在不斷擴大,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能力在不斷增強,市場活躍度和發展空間在不斷提升,證券行業也贏得寶貴的發展機遇。證監會劉士余主席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第六次會員大會上指出,“證券公司應當把握機遇,以舍我其誰的責任和擔當,建設富有中國制度特色的、注入中國文化元素的世界一流投行”。肩負新時代的歷史使命,證券公司要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在主動融入對外開放進程中樹立發展自信,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加快國際化發展,更好地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資本市場建設注入積極的正能量。

    中資券商有參與國際化競爭的充足信心與實力

    只有經歷海洋大風大浪的考驗才能成就真正的航母。中國的證券公司要成長為世界一流的投資銀行,就必須在開放的環境中參與全球競爭,實現雄鷹換羽式的蛻變。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證券行業從無到有、從“野蠻生長”到規范成熟,不斷夯實發展根基,一步一步摸索適合中國國情、符合金融規律的行業發展之路。經過這些年行業轉型創新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發展,中國證券行業的規模、實力和能力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并逐步成長為國家經濟金融發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的大環境下,中國資本市場將進一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證券行業也將在與世界金融業的互動融合中發展成熟。

    這些年來,中國證券公司的資本實力和資產規模穩步擴大,經營杠桿在合理的范圍內有了明顯提升,收入構成更加穩定和多元,業務收入、營業利潤顯著增長,資產管理規模、客戶托管資產總量大幅提升,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數據最有說服力。截至2017年末,證券行業自有總資產規模達到5.1萬億元,較2012年初增長470%;凈資產1.8萬億元,較2012年初增長193%。截至2017年末,行業營業收入3090億元,較2012年增長137%,凈利潤1109億元,較2012年增長235%。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成長,證券公司開啟了“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升級,經營范圍全面拓寬,產品和服務鏈條越來越完善,能夠為客戶提供涵蓋場內場外、境內境外的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證券公司的服務能力、盈利能力、創新能力、投資能力、研究能力等都在和國際接軌,成為服務實體經濟、高效配置資源、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服務居民財富增長需求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證券行業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為證券行業的穩健健康規范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證券行業普遍形成了一套科學規范的公司治理體系,建立了富有中國特色、行之有效的合規風控體系,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正不斷與國際接軌。

    近年來,中資證券公司的“出海”進程在不斷加快,各大券商紛紛通過設立海外分支機構、收購海外金融機構等方式拓展海外版圖。香港市場作為國際主要金融市場和中資金融機構走向海外的“主陣地”和“試驗田”,充分見證了中資金融機構的國際化發展之路。截至2017年末,香港中資券商已經突破80家,在股債承銷等方面,中資大型投資銀行已逐漸能和外資大行分庭抗禮。如今的香港一級市場上,中資投行已占據半壁江山。2012年香港市場股票承銷金額排名前十的投行中有9家是外資機構,只有1家是中資機構;2016年香港市場股票承銷金額排名前十的投行中有7家是中資機構,3家是外資機構。實踐證明,中資券商只要能找準自身定位和優勢,深入挖掘好中國發展的紅利,完全可以在和國際一流投行的競爭中開創出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經過二十多年的蓄勢積能,中國證券行業已具備一定的基礎和實力,做好了與國際頂尖投行正面交鋒的充分準備,并有信心化挑戰為機遇,邁向更高的發展階段。我們必須未雨綢繆,現在就要行動起來,以國際一流金融機構的標準要求自己,并以此為動力和壓力,加快在并購重組、產品創設、金融科技應用、國際化發展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布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證券行業將在

    開放與競爭中加快發展

    證券行業具有專業性強、市場化程度高、創新活躍、競爭激烈的特點。正是通過市場化、高強度的競爭和優勝劣汰,優秀的投資銀行才得以脫穎而出,不斷提升服務客戶的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持。可以預見,快速發展的中國資本市場必將成為國內外金融機構的兵家必爭之地。放寬外資進入中國證券行業的政策下,中資券商必將迎來一場全新、全方位的大考。

    客觀地分析,外資投行憑借多年積累下的成熟服務體系和靈活機制,會影響中資券商的現有格局,帶來一定程度的分化和沖擊。與外資投行相比,中資券商在風險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未來可能面臨以下方面的沖擊和挑戰:第一,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企業走出去、國內客戶海外資產配置需求不斷加大,外資金融機構擁有完善的海外服務網絡、領先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豐富的國際化業務經驗,這些將有力地支持其爭搶國內客戶的國際化業務。第二,外資金融機構在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時更可能會“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優勢資源爭搶投資銀行、資產管理、高凈值客戶財富管理等高附加值業務,中資券商將面臨高端客戶的高附加值業務流失的挑戰。第三,外資投行擁有靈活的用人及激勵機制,這將引發中外投行對優秀人才的激烈爭奪。中資券商中精通國際業務的高素質人才原本就較為緊缺,若對人才保障的體制機制不能及時跟進,對外開放后更將面臨人才流失的危機。

    開放意味著愈加激烈的競爭,更蘊含著優化和革新的力量。面對新的競爭對手,中資券商可能會在短期內產生一些焦慮和不適。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外資對手的進入將釋放“鯰魚效應”,對行業帶來積極影響。第一,隨著持股比例上限的放寬,外資金融機構將加大在中國的資源投入,并將國外成熟的經營管理經驗帶入中國,有助于提升行業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改善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發展需要。第二,競爭的強度影響發展的速度,對手的高度可能決定自己的高度。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將加速行業創新與轉型的步伐,倒逼中資券商對標國外先進投行提升能力,從而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中資券商做大做強。第三,更加開放多元的資本市場,在吸引國外金融機構加入競爭的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對國外資金、國外投資機構和金融人才的吸引力,有助于提升我國證券行業的國際化程度和核心競爭力。

    海闊憑魚躍。在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可能將在未來幾年發展為世界最有活力的重要金融市場之一。中國資本市場將成為中外資投資銀行直面競爭、同臺競賽的主戰場。中資證券公司一直伴隨著中國市場和客戶的成長而成長,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服務網絡和業務鏈條,對中國的法律和監管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熟悉中國國情,也更懂客戶的行為與習慣。坐擁主場之利,中資證券公司理應樹立更強的底氣和信心,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去擁抱新時代、迎接新挑戰、成就新作為。作為立志走向國際的一流券商,能與國外著名同行在主場全面競爭,獲得寶貴的鍛煉契機,更有利于未來的客場爭勝。

    開放的大門已經推開,變革的鐘聲已經敲響。面對金融業對外開放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中資券商須立足長遠、把握當下,在“建設富有中國制度特色的、注入中國文化元素的世界一流投行”目標的引導下,以全球的視野、全局的眼光、前瞻的視角去思考和謀劃新時代的發展之路,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的需求不斷磨煉和提升專業能力,在與國際一流金融機構的同臺競技和互通有無中不斷做大做強。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汾西县| 桑日县| 淮北市| 青岛市| 晋江市| 沧州市| 潜山县| 沭阳县| 慈利县| 万州区| 北京市| 台北县| 南昌县| 垦利县| 七台河市| 日土县| 东方市| 金坛市| 广平县| 京山县| 扶沟县| 历史| 自治县| 延川县| 郑州市| 深圳市| 三都| 呼玛县| 渝北区| 垦利县| 安陆市| 太和县| 宁都县| 屏东县| 山阳县| 惠东县| 山阴县| 富民县| 桓仁| 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