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遠
深港通“通車”已滿三周年。作為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深港通與滬港通一起,成為全球投資者分享中國創新經濟發展的橋梁和紐帶。
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以來,成交規模不斷擴大。以深港通為例,開通三年來,持續保持跨境資金凈流入趨勢。港交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深港通三年累計成交逾10萬億港元。在過去696個北向交易日,國際投資者通過深股通為內地股票市場帶來4252億元的凈資金流入;內地投資者則在過去的681個南向交易日為港股市場帶來2711億港元的凈資金流入。
與此同時,滬港通、深港通的各項制度機制持續優化。
11月22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通知,擬對《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進行修訂,向公眾征求意見。兩個交易所的此次修訂,都新增一條“投資者參與港股通交易,視為同意本所或本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可以根據內地或香港相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業務規則的規定及監管合作安排,向香港證監會、聯交所提供投資者信息等相關資料”。
10月18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修訂后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明確了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的首次納入條件。一起發布的,還有修訂后的港股通交易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新增關于部分港股通上市公司存在不同投票權安排的相關風險提示。
10月1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根據兩地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下有關信息的協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證監會)已達成共識,擬啟動并于近期推出滬深港通南向投資者識別碼制度。
投資者識別碼制度將有助于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的監管工作,維護滬深港通平穩有序運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所有的這些,都是持續優化完善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舉措。
此外,對個人投資者而言,政策大禮包也不斷送出:12月5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證監會三部門聯合發布通知稱,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和通過基金互認買賣香港基金份額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自2019年12月5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繼續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相關制度仍需繼續優化,以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比如,由于現在內地與相關股票市場交易結算機制有別,國外投資者易受到時差困擾而感到交易不便。不過,在筆者看來,這些制度的優化是可期的。
不管是五歲的滬港通,還是三歲的深港通,自開通以來,不斷贏得市場青睞,以最小的制度成本,帶來了最大的市場成效,開創了全新的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模式,為資本市場注入了活力。
21:51 | 盈康生命:公司業務暫未直接涉及外... |
21:51 | 中汽股份:公司會持續努力提升經營... |
21:51 | 光線傳媒:公司始終關注數字經濟趨... |
21:51 | 樂歌股份:公司暫沒有“騎馬椅”相... |
21:51 | 長盛軸承:公司的自潤滑軸承可以應... |
21:51 | 天華新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 |
21:50 | 華測檢測:暫未使用IMU傳感器測試... |
21:50 | 金風科技:公司對外合作情況以公司... |
21:50 | 中信出版:公司持續引進全球優質版... |
21:50 | 北新建材: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 |
21:50 | 泰勝風能:公司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 |
21:50 | 何氏眼科:公司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